█ 前言
「SONOS Arc」早在2020年海外上市時就引起個人的注意,原因無他,除了時尚的外表,「SONOS」產品音質優美,兼顧音樂與劇院表現已經有好口碑,加上所有評論網站一致好評,「音響界的Apple」名聲不脛而走。
圖片引用自SONOS.COM
當然SONOS並非老字號的音響廠家,2002年時以無線音響開發為主而成立的公司,與業界動輒五六十年資歷的大廠相比真是非常年輕。
而這次在MOBILE01懷著對近年上市的杜比全景聲聲霸「SONOS Arc」好奇而寫了一篇盲狙雜感,沒想到卻收到來自廠商「 Ai-Tec 智瑞科技」的邀請,想讓個人為「SONOS Arc WIRELESS HOME THEATRE」寫個開箱體驗,盲狙先生受寵若驚之餘,也對這個機會的到來欣喜不已。
畢竟,第一次開箱「聲霸劇院天花板」的產品,價位更不用說也是在11萬左右,怎能不秉持著「取之於01、用之於01」的精神分享給大家呢?🥰
粉絲團最近有SONOS Arc劇院組特賣活動喔,6/7(三)~6/21(三),回饋紛絲們價格非常優惠,歡迎前往!🥰
█ 本篇導讀
零設定體驗 |
-SONOS Arc 5.0.2聲效 |
-SONOS Arc 5.1.2聲效 |
開箱與工藝 |
-SONOS Arc |
-SONOS Sub(Gen3) |
-SONOS Era 300x2 |
-工藝 |
-聲學結構 |
-網評分析 |
-官網服務 |
本篇結語 |
收到貨時發現除了「SONOS Arc」本體外,還有重低音模組「SONOS Sub(Gen3)」,以及可擔任無線後環繞的「SONOS Era 300」無線喇叭系列,總共四箱,完全是頂配組合,怎不叫人感動呢?🥰
是以,個人推估整個體驗心得應該一篇不夠,預計會分上下兩篇完成。而本篇會先以「零設定體驗」開場,直接分享「懶人用戶」的第一手開機心得,並且附上「零設定人頭收音」,讓大家品嚐「SONOS Arc」尚未掃瞄音場前的聲效潛力。
接著回頭與大家探討SONOS 無線劇院組的「開箱與工藝」,從包裝、外型、工藝細節來與「音響界的APPLE」傳說相印證是否真實不虛?
介紹到這裡,上篇就差不多要結束了,我們在「結語」中回顧SONOS 無線劇院的建置重點,並且分享個人對這套系統聲效的主觀總評,最後預告下篇的主題然後就結束這回合。🥰
█ 零設定體驗
剛安裝好SONOS Arc,並且用HDMI與電視eARC對接,馬上來體驗一下沒有任何設定下的聲音表現。這個做法剛好可以跟時下沒有音場掃描的聲霸做個比較,也比較能知道出廠時的聲霸單體能力。
照例公佈一下本次的體驗設備:
▩ 電視 :BenQ S55-940
▩ 聲霸 :SONOS Arc/SUB(Gen3)/Era 300x2
▩ 錄影 :Apple IPhone 7 plus
▩ 收音1:Sennheiser Ambeo Smart Headset(Binaural recording)
▩ 收音2:ZOOM H1N+USB(16/44.1KHz)
以下是個人使用電視BenQ S55-940的接法:
1.HDMI1-中華電信MOD 2.HDMI2-SHIELD TV PRO 3.HDMI3(eARC)-SONOS Arc(eARC) 4.HDMI4(2.1)-PS5/XBOX ONE S |
事實上#4的接法以PS5居多,XBOX比較少玩。否則就要買HDMI2.1的切換器比較不會拔線了。
由於ARC只有一個eARC接口,所以個人也就單純讓ARC與電視S940 eARC對接。
BenQ S55-940一連即通,沒有什麼偷吃步需要切換或者套用,直接可以點燈DD+ 5.1或者DD+ Atmos。
有在關注盲狙先生體驗文的朋友應該知道,個人對只有一個eARC接口的聲霸通常不是很放心,一旦連線出現不相容問題,幾乎就沒有替代方案可以使用。
不過,這次體驗過程還滿順利的,而且相容程度比手上其他聲霸還要穩定,SONOS Arc的eARC/ARC連線功能性算是通關了🥰。
使用SONOS App聆聽全景聲音樂也沒問題,音質與樂器細節都有一定程度的提昇,尤其鋼琴獨奏時的響脆琴鍵之聲令人印象深刻。🥰
選了鋼琴、管絃樂與流行樂曲的人頭收音給大家參考,透過SONOS Arc播放,尤其這三首都是Atmos Music,敬請使用耳機聆聽,比較能聽出音場與三頻的動態表現。😊
聲音乾淨優美,音場寬鬆自然,加上更增質感的低音,這就是SONOS兼顧音樂性的努力成果。
▊ SONOS Arc 5.0.2 聲效
這裡的「5.0.2」強調只有SONOS Arc本體的表現,令人驚異的是光Woofer單體的低音就相當優質,與一般聲霸扁平的敲擊感完全不同。😊
從官網公佈的爆炸圖來看,5.0.2聲道其實包括了11個單體,實際上本體的低音都是透過Woofer單體發出的,表現也超越同級聲霸。
之後加上原廠附的電源線,安裝也就完成了。打開電視內建的網飛來看,大體上的心得如下:
1. eARC連線穩定,直接抓到SONOS Arc。跟其他聲霸連動後偶爾無聲的確穩定很多。事實上,到目前為止SONOS Arc還沒發生過連線失敗的狀況。 2.SONOS Arc本身的低音相當醇厚,一般用戶不用擔心只買單件會有低音不夠的問題。與帶重低音的聲霸相比,ARC本體低音的擴散範圍較小,但聲音質感仍然足夠,的確在聲學上豪不馬虎。 3.裝完連線馬上可用,沒有校正音場聲音仍有不錯的表現。可見聲學技術與單體用料一絲不苟,經得起考驗。 |
以下的人頭收音影片主要在展示SONOS Arc在客廳空間的聲場表現(音質受麥克風影響參考度較低),請各位盡量用耳機聆聽,比較能感受到SONOS Arc在音場與三頻上的表現。
▓ YouTube-Killing Voice Ailee
初步體驗就靠直覺抓歌曲來聽,於是又請了「鐵肺女王」出來表現一下😅,除了一時想不到候選歌手以外,另一個好處是對Ailee的歌聲熟悉,可以很快聽出在Arc上的特色--高亢、亮麗,沒有毛邊的歌聲,加上渾圓有力的BASS,低音均勻地擴散。
▓ 人選之人造浪者
這部台劇已經在NETFLIX排行榜造成一股旋風,民間討論熱度居高不下,不過收音方面也豪不含糊,各位可以聽出SONOS Arc在音場表現上相當寬鬆、自然,雖然只有前半場但環繞深度很夠啊。
▓ 彼女
除了PCM的立體聲歌曲,在電影中以配樂形式調音過的歌聲也一定要感受一下,「彼女」中水原希子與佐籐穗奈美根本就是一生懸命的演出,奈何導演剪出了一個大負評。氣到水原希子連重看自己的演出都不肯。😥
這部片畫面、音樂、分鏡皆屬上乘,當時也是雙D點燈的規格,我還滿喜歡前半段的劇情。各位聽到影片後半段動人的歌聲嗎?這一段我重聽了好幾次。🥰
人聲也是SONOS Arc調音的強項,就算偷懶零設定裝起來就看劇,清晰的語音、漂亮的歌聲還是難不倒她啊。
▓ 極盜戰
這部片當初是在戲院看的,開場的劫鈔戲碼幾乎致敬了1996年的「烈火悍將」,但是錄音技術與收音成果遠遠超越舊作,少數在網飛中具有極高音訊還原度的作品。透過SONOS Arc播放,沒校正之前就已經頗具氣勢,槍砲的低音也不弱呢!
▊ SONOS Arc 5.1.2 聲效
接下來就是增加SONOS Sub(Gen3)來體驗重低音的表現。為了節省篇幅,我們挑選了「YOUTUBE-KILLING VOICE」與「極盜戰」的5.1.2與7.1.4收音結果來比較,各位應當就了解SONOS Arc單件、添購重低音與無線全環繞的差異了。
是的,你沒看錯,一旁服役中的PS2支援THX認證的遊戲聲效還是很OK的,而且是透過電視類比輸入轉eARC到SONOS Arc播放。哪一隻遊戲?各位可以猜猜看😉
▓ Youtube KILLING VOICE Ailee 5.1.2
在加入SONOS Sub(Gen3)後,整首歌的低音節奏就更富暖彈的力道,歌曲更增質感。整個低音的擴散性與包圍感的確往前推一個層次。
▓ 極盜戰 7.1.4!
網飛的「極盜戰」是杜比增強5.1的格式,但透過SONOS Arc無線劇院上混到7.1.4聲道呈現的包圍感、環繞性與前後方聲音細節又更豐富了。😊
比如:
🥰1:03~1:05之間子彈穿越警車的嘯聲,在5.0.2是幾乎聽不出來的。 🥰1:13~1:17歹徒中彈倒地除了來自鏡頭後方的槍聲方位更明顯之外,右後方的回音也比5.0.2清楚響亮。 🥰1:44~1:48之間歹徒重火力反擊,除了鏡頭前警車被亂射而來的子彈打穿的聲響以外,來自鏡頭後方的槍擊聲在5.0.2聲道中也是幾乎聽不出來。 |
這段是Sonos Trueplay調音後的版本,來自後方的槍聲與玻璃碎裂的細節相當清楚豐富。
在體驗過一陣槍火四射、子彈亂竄的「極盜戰」之後,各位是否能感受到添加SUB(Gen3)成為5.1.2甚至擴充到7.1.4的不同呢?聲道數愈多,加上Trueplay調過音之後的聲音細節愈多就愈清楚,空間感也愈好。😊
音場校正使用SONOS自家的Trueplay進行,只要照畫面指示一步步做完兩輪,音場效果真的不一樣了。更多校正細節我們將在下篇分享。😊
個人彙總一下SONOS Arc未校正之前單件聲霸的聆聽心得:
1.音質與音場仍有基本的準確度。 2.Arc本體的低音應該有體感50~60HZ的下潛度。下潛部分的失真修飾得很好,一般用戶初次聆聽很難察覺,基本上很過關。 3.具備深度的環繞感,雖然仍聽出是前半場的效果,但某些後方聲效可以模擬到面前一公尺內的聽感。用戶還是可以感受出這是後方的效果,但聲音較薄。 4.雖然只有eARC接口,但與新電視整合還未發現相容問題,甚至連動開機比其他聲霸要準,不會出現lost需要重開eARC。 5.大部分音訊都能解讀出清楚的人聲,但串流的某些電影5.1版本會有整體響度過低的問題,在Trueplay音場校正後就解決了。 |
█ 開箱與工藝
在與廠商聯繫後,整組SONOS Arc比預期還要快送到,效率真的很高。
▊SONOS Arc
先打開本體,可以看到紙盒內還有聲霸的盒裝。盒裝上還有手把,這樣要拿出來就方便很多。(傳統上是倒過來拿起紙箱😁)
盒裝側面還有鎖,鎖側還有卡榫,拿起來後就可以用推的解鎖。
拿起盒蓋後,可以看到SONOS Arc還有一層織布包覆,相當有質感。
最底層還有配件包,盒裝上面印有「插座」圖示。
做為無線音響的先鋒,SONOS的匠心不僅運用在聲學技術上,在音響的外型與包裝上也能見到細心之處。🥰
週邊配件包正面照,除了SONOS Arc, SONOS Sub與SONOS Era 300也都是同樣的包裝款式。
包裝裡面還有一封「快速開始」的歡迎信,其下就是電源線與轉接頭等配件了。
快速開始正面
快速開始背面
內容
內容2
從內容中可以看到三個主要步驟就可以完成安裝,其實重點在#2與#3,尤其是SONOS App的使用,我們會在進階體驗中跟大家分享。
盒中的配件也有做分隔收納,看起來就非常整齊。注意到HDMI線下方還有一個盒子嗎?那個就是「光纖轉HDMI」接頭,電視沒有HDMIeARC的朋友還是可以走光纖轉接喔。
SONOS Arc的配件合照來一張。每條線都很紮實,尤其電源線的母插頭部份是特規,做了加強環方便用戶拆卸不傷線頭。
上圖左右兩個白色塑膠片是鎖榫,可以嵌入SONOS Arc紙箱的兩側鎖扣內,加強鎖住的應力。
各位可以放大觀看光纖轉接頭,也只有SONOS提供這個特規線。如果家裡電視更舊,只有同軸,可以自行添購同軸轉光纖再接這組光纖接頭即可連到SONOS Arc。
正面
內部
SONOS送的HDMI2.0線,除了線頭鍍金,接頭也客製過,有一個拇指圈方便握住拆卸。
掀開織布罩,可以看到SONOS Arc(黑色版本)本體,要注意織布罩需要對某一邊稍微用力拉開,利用織布的彈性,但不要太過用力,布袋邊緣扯裂就不美了😁。
初步安裝起來相當順利,也能正常點燈。
叫出「黑暗榮耀」主畫面,可以看到雙D點燈標誌。
播放時用手機看音訊狀態,顯示「Dolby Atmos」。大功告成。不過請記得串流是DD+Atmos,如果用藍光片,那就是TRUEHD Atmos,但SONOS App只會顯示「Dolby Atmos」就是了。😊
至於藍光DTS DTS HD、DTS:X的影片,SONOS Arc仍然吃得下,只不過會降為DTS 5.1來播放,透過Arc本身的劇院調音,仍能呈現出比PCM5.1多一些音場的特色。
▊SONOS Sub(Gen3)
接著就是開箱令人期待已久的創意造型重低音--SONOS Sub。
這個紙箱可以用倒立開比較方便,因為Sub紙箱沒有手把。😉
打開紙蓋可以看到拿取提示,請利用中空處做為雙手提取點。😊
打開第二層紙蓋就會看到配件盒,裡面就是電線啦。
快速開始歡迎信一定有。
一樣也是三步驟完成安裝。#3很重要,裝好線別忘了打開SONOS App\Add Sub,然後按一下JOIN按鈕開始配對。
重低音是鏡面外殼,所以多送一組拭鏡布。電源線跟Arc一樣的款式。請記得母插座的外環一定要嵌入到重低音插座內,形成一個平面,這樣才牢。
接著就是打開內蓋,可以看到織布罩著的Sub。
打開織布罩很簡單,向兩邊輕輕掰開,然後褪下到底部就可以了。
試過將Sub橫擺低音表現也是不錯的,就用這個方向吧。(旁邊是SONY Z9F的重低音)
仔細看中空的內部,裡面埋了兩個跑道型低音單體。兩個單體相對而立,真的是滿創意的結構安排。而實際表現也相當令人滿意。
右單體
左單體
接電時比較辛苦,因為接口都在底部,具有重量的Sub又是鏡面,翻動時要小心伺候。😊
Sub雖然也有網路接口,但個人比較喜歡用無線連接。值得一提的是底部的腳墊採L型設計相當穩,幾乎不用添購了。不過木質地板的朋友建議買個黑金石之類的硬板材防共振。
SONOS產品由於會綁定APP帳號,所以各位換裝網路分享器時切記要「重置」,從聲霸、重低音到後環繞都要這樣做,否則會無法正常運作。😊 作法是先拔掉電線,然後按下產品的「主按鈕」(Arc是「電源」,Sub是「Join」,Era 300是「藍芽」按鈕)同時間接回電源線,直到產品燈號閃爍橘燈就可以放開直到燈號恆亮,這樣就重置完成。 |
▊SONOS Era 300x2
SONOS Era系列是今年三月才上市的最新一代無線喇叭,尤其Era 300本身具備六個單體,其中具有兩個側聲道與天空聲道,每個單體一個擴大線路伺服,雖然官網沒有公佈,但推測一顆Era 300至少250瓦以上。(個人推估天空30W, 側聲道40Wx2,中低音主聲道40W, 中低音Woofer 60Wx2)
原廠的盒裝上有提把,方便攜帶搬移。
盒裝俯瞰照來一張,相當大盒可知其份量。
與PS4抱枕搭配了解一下大小比例。
正面
側面(鎖頭)
背面
解鎖後提起蓋頭就可以看到織布罩著的Era 300。
底層一樣擺著配件盒。
打開來可以看到快速安裝與電源線。
新品的安裝很簡單,接上電源,安裝SONOS App就會自動搜尋連線了。
織布罩一樣是用左右掰開的方式褪下到底部即可取出本體。
正面網罩可以看到「SONOS」標誌。
背部樣有電源插座以及麥克風開關,旁邊是USB LINE IN。如果想接類比裝置如黑膠機那就要原廠的3.5轉USB接頭。個人也只有在LG的真無線T90Q有見過類似的接頭。
正面
背面
底部
側面
在「零設定體驗」的時候,初步擺設就照自己習慣的杜比建議方位(也就是模擬一般不看官網手冊的用戶做法啦😅)。不過,這個方位SONOS並不建議!!
實際聆聽起來這個「不合法」方位往後靠椅背的聽感會比往前坐還要「不平衡」。而往前坐的話可以比較聽得出前方的聲音,但後方的聲音就沒那麼突出。
後來看過官網的USER GUIDE,加上SONOS燒友們的建議,改為官方擺位,的確使用Trueplay校正後空間感與後環繞的響度更加自然,我們在下篇將會繼續探討。😊
SONOS Era 300本身走360音場設計,所以當後環繞擺位請盡量照原廠建議來玩,音場表現會更好。
▓ 工藝
開箱過程中個人觀察到SONOS Arc的接口非常精簡,但外型走一體成形的多層次包覆工法,加上圓弧造型,工藝上算是高難度的產品,卻在功能性上做到盡量友善用戶的程度。
事實上連最外層的網格都做出密集到可以通透聲音的要求,這當中還包括SONOS在社群中廣泛收集用戶意見,並且逐年規劃將新功能加入產品中,好產品十年磨一劍,誠如是也。
▓ 聲學結構
旗艦機種內建7顆以上單體做到前半場5.1.2環繞性已經是顯學了,但高手過招都在「細節」。SONOS Arc的11個單體各自配有D類放大線路,加上自家挑選的電源模組以及特規電源線,在聲音輸出上就是雄渾有力。
以中置聲道來說,Arc以TMM非對稱性結構打造出「一高兩中」的強化結構,就算用Arc單獨播放電影,人聲一樣紮實不扁平,這一點對很多挑惕聲霸人聲的用戶來說非常值得關注。
除此之外,兩個天空聲道(高音單體)與兩側環繞聲道(中低音單體)營造出來的全景聲效果也相當具有環繞性與沈浸感。各位在前述的5.0.2極盜戰中就可以體會到筆者的說法了吧?
前面滑過去沒看的人現在可以再用耳機體驗一次單隻Arc的人聲與環繞性。
▓ 網評分析
SONOS Arc無線劇院在「Rtings.com」中或得相當高總評8.2分,在愛好者來說其實在意料之中。畢竟Rtings.com還將藍芽、Chromecast built-in、Spotify connect等連線機制都納入評分之內,對於專注在WIFI劇院與3D音樂的Arc來說,很多項目就吃虧了。
事實上,SONOS Arc在環繞性得到8.5分幾乎是攻頂的程度,這在「極盜戰5.0.2」收音片中也可以得到證明,預算有限單買SONOS Arc也一樣有不錯的劇院體驗,更不用說音樂性也能兼顧。
而在天空聲道部份,SONOS Arc也得到6.8分的高分。在Rtings.com可以拿到接近7分的聲霸歷來也只有三星的Q950A與Q990B,以及SONY的HT-A9了。(如果有記錯還請各位板友補充指正)
有些評測分數是個人在line群的無線音響社團看到的,不便轉載,也請大家見諒了。
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這個社團一探究竟,裡面有許多SONOS無線音響的資訊喔!
🥰無線音響討論社群 | SONOS / Google Home / Heos / HomePod🥰
▓ 官網服務
開完箱,裝完機,用懶人零設定體驗過一輪影音作品之後,當然還是要回歸官網吸收一下SONOS Arc、SONOS Sub(Gen3)與Era 300(或Era100、One)的設定資訊。
這方面SONOS可以說做得相當到位,除了官網中提供各階產品的USER GUIDE之外,還有SONOS COMMUNITY可以爬文,一些燒友的意見或者官方的新功能資訊也會分享在這裡。
😊SONOS官方討論板😊
不懂英文怎麼辦?
很簡單,請把要看的英文複製貼到chatGPT請他幫你翻譯一下,就行了。🥰
這類翻譯對chatGPT來講算是有準度的。😊
█ 本篇結語
這次受「Ai-Tec 智瑞科技」的邀約開箱SONOS Arc是很愉快的,除了一次到位的7.1.4全配劇院組合可以深入體驗產品的功能性,廠商對SONOS產品的了解也很透徹,官網本身也有SONOS全系列產品提供網購(不過下單前還是要先詢問一下是否有庫存喔!)
事實上「SONOS」在推出產品前就打磨了很長時間在無線音樂與無線劇院的實作上,可以說燒友們在多聲道劇院或者兩聲道聆聽上碰過的問題,技術團隊應該也都解決過,加上對HDMI eARC、WIFI傳輸與干擾的除錯,從2013年Playbar到2020年的Arc,期間要跨過的技術門檻相當多,這一切在個人體驗過程中也沒有碰到狀況,不得不對SONOS全方位的技術力豎起大拇指了。
上篇中我們體驗了SONOS Arc本身的聲效實力,從零設定體驗音樂與劇院的表現,到產品的包裝與外型工藝解析,官網的服務深度,可以了解到「SONOS」在推出Arc系列的企圖心--兼顧音樂性與劇院性。也難怪在多年的經營後,「SONOS」也獲得了「音響界的Apple」的美譽。🥰
感覺還意猶未盡上篇已經接近尾聲,但內容份量對於手機用戶來講真的很「長」了,就先寫到這裡。
下篇我們將繼續分享「SONOS 無線劇院」的設置與Trueplay音場校正術、無線多室聆聽以及SONOS Era 300無線立體聲音樂的各項應用(當然人頭收音一定要),也歡迎大家持續鎖定關注續集喔!
初步體驗時的全景照,各位可以看出擺位哪裡有問題嗎?😊
盲狙先生傳,我們下次見!
🥰更多影音、3C、居家生活都在「盲狙先生傳」粉絲團喔~🥰
更多SONOS產品資訊👉🏼 Ai-Tec 智瑞科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