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取代電視喇叭為用途的角度來說,聲霸的確佔有需多優勢。
尤其在當今大型液晶都已經內建雙D點燈、串流平台也紛紛進駐的情況下,一隻聲霸就讓客廳追劇看電影成為一種視覺與聽覺的享受,讓許多初入門的用戶紛紛動念,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仍有許多朋友關心聲霸在音樂方面的表現,如果您想一隻聲霸兼顧電影、追劇與音樂也不是不行,只要了解聲霸對音樂處理的能力,還是可以快樂享用的。
1.用USB碟,請使用16B/44khz以上FLAC聆聽
一般來說,只要是中階聲霸具備USB輸入的產品,通常聲音表現不會太差,畢竟PCM獨佔的聲霸本身就具備數位轉類比的處理能力,更不用說支援杜比/DTS數位音訊解碼功能的聲霸了。個人很常用16b/44khz以上的flac檔案聆聽,直接從CD rip下來通常對一般家用已經很享受了。如果歌曲錄製時的調音用心,其實用USB播放在聲霸來講算是CP值最高的方式了。
2.用HDMI/光纖數位輸入
這種方式的聆聽也很享受,畢竟都屬於數位音訊,對聲霸來講處理順風順水,三頻表現一般都會比藍芽好,甚至透過藍光機/SACD播放機聽HIRES音樂也能通,不過光纖要看播放器的支援度,主要也是卡在頻寬問題。😊
然而,HDMI/光纖的輸入就得需要電視或者顯示器搭配,尤其使用GOOGLE TV聽串流時😊。這方面比USB稍微多一點要求,但音質來講是可以拚過USB,畢竟除了高階聲霸出過支援32B/384KHZ DSD USB播放支援的產品,一般USB音訊都停留在16/44.1KHZ,少數可以支援24B/96KHZ取樣。
這也是為何個人很推聲霸至少要有一個HDMI輸入,畢竟當電視HDMI不夠用時,高解析音樂還可以透過聲霸HDMI IN來傳遞。另外如果您是使用電腦當主機的朋友,接個光纖到聲霸就不用煩惱數位音樂跟電影影像搶HDMI輸出的問題。
3.用藍芽,完全挑AAC支援度
不可諱言,使用AAC編解碼的聲音就是比SBC通透些,她的還原度的確比SBC高。基於對無線聆聽的好奇,很多用戶喜歡一入手聲霸就開藍芽連線來聽音樂。
實際上藍芽音樂這塊聲霸並沒有做到比數位輸入(USB/HDMI/光纖)好,加上很多聲霸在這塊通常視作「半買半送」的策略一環,除非是高階聲霸,否則想要在萬元內買到支援LDAC連線,而且HIRES WIRELESS/AUDIO通吃的產品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分錢一分貨,藍芽連線雖然底子沒有那麼好,但是透過聲霸DSP的修飾,做得好的也不是沒有,臨場試聽時切記要求展示者切換一下音場來感受,不要只聽單一音場的表現來判斷高下,畢竟,聲霸就是要玩DSP,她的單體與腔體本來就是要適應擺放空間,跟發燒音響的佔地為王完全是不同的設計概念。
4.除非MOVIE音場太假,否則不建議MUSIC
其實我還沒聽過MUSIC音場很自然的聲霸,高階產品中或許有例外,但平價機中大多採用跑道型單體,走向量式傳播,一旦縮減到音樂的動態範圍,有些樂器的突顯性就不見了,對於習慣用MOVIE音場看電影的人來說,調到MUSIC聽音樂馬上覺得沈浸感消失了,我想這是MUSIC音場很少被用的因素之一吧。
5.想要客廳桌面通用,請買小支點的聲霸
除非您的書房桌面超大,總裁格局,否則想要讓聲霸書房客廳通用,80~60公分是理想的尺寸。聲霸也不是愈長愈好,其實聲效的調音才是關鍵。一隻80公分的TAB7807看「黑暗榮耀」時展現出來的聲音方向性與環繞感,其實也不輸110公分的5.1聲霸(HT-Z9F)。再來是聲霸愈大隻,近音場的表現愈吃力,畢竟調音的效果還是以2~4公尺為主。
小尺寸聲霸在近音場就比較吃香,畢竟原本就對1~3公尺的距離有過調適,拉太遠也不能發揮包圍感。透過電腦與聲霸數位連線,聲霸也成為外接的DAC,只不過是透過HDMI/光纖/同軸比較多。近年小藍芽聲霸造型的喇叭也開始支援外接USB DAC,雖然取樣不高(16/44.1),但相信未來晶片愈便宜,支援的取樣率愈多之後,想要偷懶買一隻小聲霸跟筆電搭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次的分享就寫到此!祝大家有愉快的連續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