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起
圖片引用自釪環數位音響有限公司官網
繼上次在「嘉年華工作室」預約體驗過「Klipsch RP II」系列的多聲道(5.1.4)劇院與音樂的表現後(搭配Dirac Live),個人也開始考慮客廳音響「雙修」的規劃。畢竟,聽過「Klipsch之聲」後就燃起一種讓聲霸與兩聲道分工劇院與歡唱娛樂的念頭。
尤其當時在工作室中聆聽的「Speak Softly Love」(Youtube),那分明而柔亮的弦琴樂聲充滿整個空間,沈浸其中令自己的腦袋也感到降溫了🥰,實在是很舒服的體驗。
當時參訪體驗的是Klipsch RP6000F II,搭配KaraStar前級與DynaStar後級,音樂模式的聲音相當漂亮。
帶著這份記憶,為了客廳的雙修規劃個人又再次拜訪「嘉年華工作室」,這一次不僅是為了「重溫」試聽時的美聲,也是來向許總討論怎樣的搭配適合家中的客廳,重現在工作室中的體驗而來。
這次試聽,許總擺出了Klipsch RP-5000F II招待,就算是看壓迫力滿點的「微笑」系統一樣應付裕如。
我們從空間談起,以近10坪左右的客廳(4公尺x8公尺),沙發電視距離3公尺來評估。 這其中考量到電視、電視櫃與落地喇叭的擺放方式,還有需與聲霸(Klipsch Flexus Core 200/SONY HT-ZZ9F)雙修與歡唱的需求,最後敲定以「Fiesta KaraStar數位混音前級」+「Fiesta DynaStar II」搭配「Klipsch RP-5000F II」作為客廳的第二套音響設備。 這套組合以下簡稱(FFK),FIESTA前後級一套則簡稱(F.F)。 |
就空間來說,RP-5000F II在嘉年華的視聽室裡算「小隻」的,但論體積在個人家中算是滿適中。試聽的時候這組喇叭搭配「F.F」聲音一樣表現驚人,除了低音部份因為新品尚未Run開有點硬之外,人聲與樂器的包圍感都很令人滿意。
事實上,這次的造訪個人也就品牌、工藝與產品開發等細節就教於許總,不僅在採購方面獲得定案,也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啊!
以「FFK」套裝試聽「微笑」,「RP-5000F II」完全發揮驚悚片聲效的各項要素,並且能量豐沛,聽完後大概也確認自家客廳絕對夠用了😊。
秉持著「取之於01、用之於01」的精神,個人也將這方面心得分享給大家🥰。
█ 「Klipsch之聲」--號角經典的崛起
在古立奇(Klipsch)以「K-horn」成名之前,當年創辦人Paul Wilbur Klipsch對號角喇叭已經研究與實驗了有十年之久。也就是這份對號角聲學的堅持與偏執,打造了將近80年的「古立奇王朝」--從1946年成立至今已有78年的歷史。
雖說號角喇叭不是只有古立奇的獨家在做,但將「全號角喇叭」帶入家庭空間的,還是只有古立奇領先做到。事實上,「Klipschorn(K-horn)」至今仍然在古立奇的產品線上(Kipschorn AK6),而「Klipsch」仍保留創辦人保羅先生創意獨具的精神,持續將號角技術實現到各式揚聲器上,從經典號角、劇院系統到與安橋(ONKYO)聯手打造的新聲霸系統,都可以看到號角技術的蹤跡。
經典款Klipschorn AK6 圖片引用自Klipsch.com
現今的Klipsch仍然秉持保羅先生推行的「Klpisch之聲」的四大特性來製作喇叭:「高效率」、「低失真」、「受控的方向性」以及「平直的頻率響應」。反過來說,只要符合這四大特性的喇叭所發出的聲音,也可以稱之為「Klipsch之聲」了。
而Klipsch目前銷售的產品分為四大類:「家庭劇院(Home Theater Speakers)」、「主動式(Powered Speakers)」、「傳承經典(Heritage Premium Audio)」與「裝設型(INSTALLATION)」喇叭。
其中某些分類又以「REFERENCE」與「REFERENCE PREMIER」作為入門與高階的區隔。(稍早的REFERENCE II已經從官網拿掉,未來高階的代表應該就是REFERENCE PREMIER II了)
以落地喇叭為例,這批「家庭劇院」類的喇叭前綴有「RP」就是高階的REFERENCE PREMIER,用料也與「R」有所區別。
至於「傳承經典」中的喇叭,都是1946年創立以來拿下暢銷榜或者得獎的作品,各自有其名號(俗稱大號角😁),自然不會掛「REFERENCE」與「REFERENCE PREMIER」了。
有趣的是「HERESY IV」沒有放圖上來,內容還在施工中無法點進去。不過自行谷歌還是能看到本尊的,這方面就留給大家探索了😊
█ Klipsch RP-5000F II
討論到喇叭的部份時,我們就有共識採用適合較小空間的版本;而為了能兼顧音樂、追劇與電影,選擇用料更燒的「REFERENCE PREMIER II」喇叭作為主力,很自然眼光就落在「Klipsch RP-5000F II」上了!(以個人的惰性來說,唱完歌順便看電影時,還是會懶得切換系統😁)
圖片引用自Klipsch.com
這前綴的「RP」,就是「Reference Premier」的縮寫,也就是代表Klipsch在「家庭劇院」喇叭中的高階產品,近年最新推出的是「Reference Premier II」系列,簡單來講就是用料與工藝上更精鍊,不變的是與「Reference」系列共享新創的技術,在聲音的細膩度上自然更上層樓。
▌ 更精鍊的工藝與用料
只要熟悉「Klipsch之聲」的指導原則,自然不難理解「Reference Premier」在工藝上的成果,首先就是「高效率」。「RP-5000F II」的效率高達95dB,在同體積喇叭中要找到如此高效的產品還真的難!(一般到92dB幾乎就要放鞭炮了😁)
我們來看看喇叭的各項特性:
▶ 1英寸鈦合金LTS通風高音單元搭配Tractrix®號角
在入門款的R600F上高音單體採用的是「鋁合金」,而高階的「RP-5000F II」則進一步換成「鈦合金」,讓運動線性失真更低,單體前方有導波器,配上專利的矩形號角來提昇高音的發聲效率;而單體背後則有長矩形洩壓開口,用來降低背波駐波、提高聲音的清晰度。
高音的工作範圍也因此達到25KHz。除此之外,鈦高音發聲的方向性也更精準,反應也更快,在聆聽協奏曲時,已經可以分辨別出每組樂器的方位,看電影時左右橫移的方向性也更加清楚。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了還原樂音,研發單位在細節上做了多少努力。讓聲音的失真更低,讓發聲更有效率,進而降低駐波的影響,每個環節都需要精密而專業的工藝支撐啊!

▶ 雙5.25英寸紡銅Cerametallic™低音揚聲器
紡銅(Cerametallic)錐形低音單元讓低音更具速度與彈性,但這個材質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
實際上「紡銅」是以銅金屬振膜(metallic)加上陶瓷鍍層(Ceratic)結合而成,因此具有剛性高與高靈敏度的特性,搭配新的磁力系統,讓低音單體可以快速運動,最後透過具有弧形的Tractrix Port反射孔讓氣流快速通過,如此設計低音下潛到40Hz也沒有問題。
從單體的用料就可以知道Klipsch如何做到「高效率」的要求了。
▶ 通過低音反射式後推的Tractrix ®端口
有了新材質的低音單體作為主力,如何設計搭配的腔體就相當重要。除了落地喇叭原本具有的體積優勢外,Klipsch採用「反射孔」來增加低音的效率就相當SMART😊。
不同地方在於Klipsch將傳統的反射孔做了更多改良,並取得專利的「Tractrix Port」。以矩形的長條型開口,將四個邊做上圓弧導流的造型讓氣流可以快速通過,又能降低噪訊。
至於「Klipsch之聲」要求的「平直的頻率響應」,透過個人使用「audiotools」量測也可以見微知著。
以個人雙修的目的來說,這組喇叭是以歡唱、聽音樂與偶而看電影為主,所以不會刻意挑大場面的電影來看,需要全環繞的效果就切換到聲霸了。當然,以RP-5000F II的表現,聽過後開始規劃多聲道劇院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
▶ 雙線/雙放大器(bi-Wire/bi-Amp)雙接線柱
做為高階喇叭的成員,自然也支援雙線與雙放大器的接線。在喇叭的底部配有三組接線柱,其中下方兩組就是與擴大機對接的線柱,分別為「高音」與「低音」接線柱。上方的接線柱則是為天空聲道喇叭(反射式)預留的接口。
Klipsch在出廠時預設用導線裝配,讓「高音」與「低音」接線柱可以互相傳導,效果是比一般喇叭用的「導電片」還要好的。底部走發燒級線材與鋁合金接線柱相連,確保聲音的傳遞品質。
▶ 天空聲道接線柱
在支援杜比全景聲方面,RP-5000F II也在背面上方與下方分別開了接線柱,讓用戶簡便地在頂部放上「RP-500SA」,就可以跟環繞擴大機對接了。

只要將上方的「DOLBY ATMOS」矽膠蓋掀開,就可以跟「RP-500SA」對接。

入手這組RP-5000F II是黑檀木版,但貼皮鍛面打磨相當滑順,內部則以MDF材質打造出整個箱體。不僅外部美觀,腔體內也增設支撐架與分體櫃將共振減到最小。底部的腳墊除了抬高與地板的距離以獲得更快、更緊湊的低頻,也將喇叭向後傾一個幅度增加更好的聽感。
「Klipsch RP-5000F II」可以說是REFERENCE PREMIER二代具體而微的縮影,所有HI-END等級的用料與工藝都加以呈現,卻又能滿足小型客廳用戶的需要;從發燒兩聲道到多聲道劇院的用途都預留彈性,想玩BI-WIRE/BI-AMP或者天空聲道的銜接都能支援,加上整體表現符合「高效率」、「低失真」、「受控的方向性」與「平直的頻率響應」的「Klipsch之聲」的要求。
個人在滿意之餘,也不難理解為何「嘉年華工作式」會選擇以「Klipsch REFERENCE PREMIE」系列的喇叭作為K歌機組合的調校基準了。
█ Fiesta KARASTAR與DYNASTAR
這一組國產的居家娛樂組合我喜歡以「嘉年華前後級」稱之。雖說是K歌組合,但其實遠超產品本身的功能性,沒有唱歌的時候可以說是發燒音響的前後級。
她的做工也是很HI-END,鋁合金打造的機身,CNC工法金屬邊緣柔滑不割手,背面接線柱配置簡潔易懂,兩台機子合起來剛好一張A4紙大小,擺放不佔空間,自用送禮都很適合啊!
█ FIESTA KARASTAR
事實上「FIESTA KARASTAR」已經是第二代的雲端K歌機了(第一代是「CONCERTSTAR」),除了傳承第一代好評的K歌功能外,也適合聽音樂、看電影,可以說是AUDIO級音訊處理機,以下簡述幾個主要的改良:
▶ 音訊輸入為光纖端子
現今電視已經成為媒體中心,內建了聯網機制與串流影音系統。許多用戶已經使用聲霸或者擴大機等接收電視音訊回傳(ARC\eARC),第一代的K歌機加入就會佔用電視ARC接口,常會面臨接口不夠的煩惱,或者需要多買一個影音切換器。
但是用光纖與電視對接就可以達到「雙修」的目的,既可以保留聲霸與擴大機的連線,又可以居家歡唱,一魚兩吃豈不妙哉?
所以用戶的影音設備可以先接到電視,再透過光纖傳遞音訊到「FIESTA KARASTAR」主機來做進一部橋接處理。這樣電視或外接設備開完機就是把音訊傳給主機,在家開唱也不用煩惱HDMI接口不夠的問題。
▶ 音訊輸出為光纖+類比雙端子
至於輸出方面也一樣簡化為光纖輸出或類比輸出,這樣就可以把音訊傳給數位環繞擴大機或者類比擴大機,一樣可以銜接家中的音響套件。
像我本身就有聲霸做全環繞劇院,所以「雙修」的規劃就是用類比輸出跟後級擴大機對接,「FFK」專門負責歌唱與聽音樂的部份即可😊。
「雙修」的朋友想要體驗杜比全景聲之類的新世代3D音訊,就請將擴大機/聲霸與電視eARC對接,要看相關影片時請切換到eARC音訊來觀賞。 |
▶ 音控專家親自操刀的EQ與ECHO模式
「FIESTA KARASTAR」雖然內置日系DSP晶片,具備多種混音功能,但在EQ切換中提供了發燒前級才有的「BYPASS」功能!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對此模式好奇,為什麼要加入這個功能呢?
事實上,原音傳遞,不透過內部的數位線路處理,才好讓用戶透過「原音」來調整家中喇叭的擺位,直到明確聽出音樂中的樂器定位與聲音的成像,再享用後續的EQ模式。這已經是業內行家的調音顯學了,但對消費級音響(如主動式喇叭或床頭音響)來說是很少見的! |
許總更進一步分享,第二代K歌機採用特定EQ模式切換是有原因的:第一代的EQ參數開放自定義,用戶買回家後不知如何調整,反而無法體驗唱歌與看電影的樂趣。
為了讓主機更符合嘉年華「K.I.S.S」的理念(KEEP IT SIMPLE AND SMART),特別邀請業界的音控高手為各種EQ情境操刀,讓用戶直接切換就能享受最逼真的體驗,不用再自己設定繁複的參數(還不一定拉得好)。
除了EQ外,K歌機的調整更含括到「ECHO」的歌唱迴音模式,舉凡「PRO」、「STAGE」、「KTV」、「SUPER」都有對應的情境讓用戶輕鬆唱出好歌聲。
比如說想要重現自己在專業錄音室的唱腔,就選「PRO」;想要重現在舞台秀場的回音特性,就選「STAGE」,更不用說想跟親友一起在KTV唱歌的感覺就選「KTV」......每一種ECHO都經過這方面的專家調校過,真正做到邊「K.I.S.S」邊歡唱啊😄! |
金曲歌王王宏恩老師歌唱的功力如火純青,用戶只要搭配K歌機的「ECHO」模式,照樣可以在各種場合重現歌王的頭腔共鳴與腹腔共鳴的迴音技巧🥰。
也因如此,這款K歌機在與後級搭配的時候,原廠都會建議將後級音量開到最大,由前級混音後專司主音量的輸出。 |
█ FIESTA DYNASTAR
接下來就討論到RP-5000F II與擴大機的連線問題,雖然我本身已有「AURICSOUND A7EX」擔任桌面擴大機,但對嘉年華K歌機來講,在客廳的最佳配對還是「FIESTA DYNASTAR」。
在筆者參加過的多場體驗會中,只要是跟嘉年華工作室合作的場合,「FIESTA DYASTAR」作為後級推動的喇叭,還沒有不好聽的。聲音的力道紮實,音場廣闊,如果喇叭效率夠高(>90dB),就算換成電影預告展示,動態也一樣大得驚人。
這一場在遠企集雅社舉辦的體驗會,由嘉年華與秦漢社合作,FIESTA DYNASTAR推出漂亮的好聲音,令人印象深刻。圖中由餅大示範K歌機套裝的歡唱威力。
而許總在自家視聽室展示的「FFK」音響效果,不論是HI-FI音樂或者是大場面電影,搭配的喇叭不論是落地或者書架都很爭氣,讓我在驚豔之餘也不禁對「DYNASTAR」這款擴大機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上次參訪時許總就是用「RP-600M II」(右一)與K歌機套組搭配展示音樂與電影表現,書架喇叭彼此相隔甚遠,但聲音仍然充滿整室,力道強勁,這就是「嘉年華工作室」凡是力求HI-END的最佳展現。
█ 源自燒友也喜歡的好聲音
那麼,這台DYNASTAR是怎麼開發出來的呢?這要追溯到許總在偶然的因緣下聽到了某台D類擴大機的表現非常接近他所喜歡聽的樂聲,於是開始了DYNASTAR的研發之路。
「FIESTA DYNASTAR」是從挑料、設計到製造都由嘉年華工作室一手催生的擴大機,雖然是D類,但功放模組的聲音表現卻許多經典擴大機相較,不顯劣勢甚至在某些部分有更突出的表現!
也是由於許總本身就是音響的發燒客,從年輕時期就走上HI-END音響之路,所以對美聲的辨識力也相當高。加上本身對客製音響的研究也非常投入,成立「嘉年華工作室」之際早已經營出一套垂直的製造體系。
「FIESTA DYNASTAR」在融入許總欣賞的功放元件後,透過不斷的模擬與實驗,總共推出兩個版本,目前最新的DYNASTAR支援每個聲道100瓦/8歐 ,噪訊比高達95dB,體質算是非常優異。
比較有趣的是,音樂與音響達人-外星黑科技正義哥以DYNASTAR為基礎,用其神人獨家的焊錫調音,打造出讓許多人跌破眼鏡的後級擴大機,江湖人稱「正義D擴」,後來也成為「Fiesta正義昇級D類擴大機(Fiesta special edition)」,一時洛陽紙貴😊。 |
嘉年華工作室也曾巧妙地在體驗會中讓「FIESTA DYNASTAR」出場接手原本展示的經典擴大機,與會的聽眾甚至對「DYNASTAR」推出的聲音感到不可置信。(用同一組喇叭)如果不是筆者參與過相關的體驗會,一定會對這個傳說感到半信半疑吧!😄
█ 前後級台灣研發製造,推出經典好聲音
「FIESTA 雲端K歌機」雖然走的是多媒體應用路線,但在許總的努力下,這套前後級組合不僅只是K歌機,還能以HI-END的聲音滿足用戶聽音樂、追劇與看電影的需求。
而在使用性上,則以一貫的「K.I.S.S」(KEEP IT SIMPLE AND SMART)口號為號召,務求讓用戶易於操作、功能實用。
以「VC(自動人聲消除)」為例,「FIESTA 雲端K歌機」不僅做到自動識別人聲頻段的消除,還能保留副歌的合唱歌聲,不會連同主唱人聲一起消去。這個功能真正做到「聰明消除」,讓K歌機實現在串流MV上直接歡唱不用灌歌的便利。
█ 採用Klpisch REFENCE PREMIER II為參考喇叭
有了夠力,推得出好聲音的前後級擴大機,自然需要相得益彰,高效率的好喇叭。在系統研發過程中,嘉年華團隊自然也嘗試過相當多組喇叭的搭配效果。
最後Klipsch喇叭以她頂尖的號角技術,在情境的表達、聲音的渲染力與情緒的穿透力上獲得「嘉年華工作室」的重視,於是選擇了「KLIPSCH REFERENCE PREMIER」系列做為參考喇叭。
而Klipsch RP II的產品線也不負期望,尤其「RP-600M II」獲得當年的「美國Stereophile發燒天書」年度推薦榜,擊敗許多高價的名廠喇叭,但價格卻相對低廉,搭配FIESTA K歌機在台灣也捲起搶購的旋風,整體表現可以說是驚呆了不少體驗的燒友😊。
個人入手後將之放在電視上方(用大型置物架),就可以讓聲霸擺在電視櫃上,「KLIPSCH RP-5000F II」則分立兩旁,聲霸走eARC,K歌機走光纖輸入,這樣「雙修」就達成了。
█ 價格平實,聲音卻很HI-END
「FIESTA 雲端K歌機」搭配「FIESTA DYNASTAR」總價兩萬有找,卻能推動100瓦負載的高階喇叭,音質優美,音場深邃,不得不說真的很超值。尤其對家中客廳較小的用戶來說,兩台前後級總重兩公斤左右,高度也在6公分以下,放在電視下方也不會擋住螢幕。
初步裝設後的「SUPERNOVA」試聽,電音模式相當動茲。單用「FFK」跟電視光纖連線也是很簡單。
透過「音樂模式」,「四季:冬之章」弦樂特性表露無遺,人聲與主奏的樂器都會較為靠前,之後還會再用「ByPass」調整擺位,立體感還會更好。
打開串流版「魔鬼終結者」看看下混成立體聲後的效果(套用MOVIE EQ),左右橫移的深度表現也相當好,拜落地喇叭的體積優勢,低音已經相當強猛。
▶ 第一次擺位調整後的雙修配置
透過FIESTA前級的「BYPASS」模式,根據許總的建議以原音調整擺位後,樂聲的臨場感就表現出來了。
由於既有家具影響擺位,個人以電視為中心來對稱擺放RP-5000F II(不計電視櫃的位置),而電視下方則擺放「KLIPSCH FLEXUS CORE 200」附則全環繞劇院,「FIESTA 數位混音前級」與「FIESTA DYNASTAR」後級則一併放到電視上方的置物架上。
至於整體的聽感,個人整理如下:
將喇叭移至離牆面56公分,兩隻喇叭相距172公分(中心距離182公分)。 以電視「YOUTUBE MUSIC」原音播放來試聽: 音質來講就相當優美,加上三頻豐沛的能量,聽音樂選擇兩聲道的確是正確的決定。 音樂的成像與立體感的細節與許總討論後,可能還需要在調一下位置: 流行歌曲的人聲浮在大約額頭上方的位置但隱約有些偏左,樂曲的音場已經拉出一定的縱深。 古典樂曲的樂器定位能夠隱約分辨,不過還沒有到一聽即知的程度。 |
而以上的問題,透過一定的擺位技法,以及對聲波與線材的了解,還是可以一一解決,這部分就留到下一篇居家實際體驗時再跟大家詳細分享🥰。
█ 結語
採用精簡的方式建立兩聲道與歡唱系統,並且想要讓既有的全環繞聲霸系統繼續服役,在有限預算下個人最終選擇「嘉年華RP-5000F II雲端K歌套裝」,除了可以直開YOUTUBE 不灌歌歡唱之外,也能兼顧HI-END音樂與全環繞劇院的享受。
其實這一篇是蠻「非盲狙」的心得😂,畢竟整個採購也是經過「體驗會」、「預約試聽」與「需求研討」一步步讓「雙修」的概念成形,再透過預算的交叉比對後才入手一整套音響系統。
現在假日早晨改用「FFK」聆聽古典音樂(週六比較喜歡開流行樂聽哈哈😄),下午就是電影時光,全環繞聲霸在小客廳還是很有宰制力的。夜晚就回到「FFK」聽音樂,啊~嘶~這樂聲實在太美味。
「雙修」的好處不只於此,應用是多元的,親友來訪時就可以打開「FFK」直接歡唱,每個人對於自動人聲消除的輔助非常讚賞,因為可以用熟悉的YOUTUBE歌單來選歌,直接開唱,這已經是「國民的需求」了。而「嘉年華雲端K歌機」不到五萬的價格直接搞定,也算是個人「不盲狙」採購的新紀錄吧?😊
下一次,「盲狙先生傳」還要跟大家繼續分享「FFK」的續集,也就是「第二次擺位大挑戰」,透過嘉年華團隊情義相挺直接來協助完成調音任務,原先覺得很美味的樂聲,到底如何再度升級!?調整完的兩聲道看電影效果到底如何?
【盲狙先生傳84】「KLIPSCH之聲」調音的終焉 | 回歸對真實美聲的感動
敬請期待😁。
🥰更多影音、3C、居家生活都在「盲狙先生傳」粉絲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