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覽
前言 |
初步試聽 |
開箱 |
訊源配置分享 |
規格解析 |
A2+聆聽體驗 |
-JAZZ MUSIC |
-雅瑞安娜 「GOD IS A WOMAN」 |
-蔡幸娟 問情 |
-蔡琴 最後一夜 |
-電影 第一滴血4 |
其他端子 |
結語 |
前言
在聽久了便宜擴大機輸出的音樂後,個人一直覺得Klipsch R-41M的聲音還沒發揮到最高點:樂器的中高音表現總覺得有點悶,鋼琴聲沒有預期中的清亮。重低音是還好,有獨立的4"小音箱負責,聽流行音樂是夠了。
但是,另一個問題是R41M擺在書桌實在是有點大,音箱距離受限於桌面空間拉不開,音場也受影響。
個人想了很久,只有兩個解法:
一是把目前連接的兩張書桌換成一張大桌子,讓R41M可以拉開更合理的距離,而我也能離書架喇叭在遠一點(目前70公分不到的距離是有點近),音場會更立體。
二則是再添購一組迷你點的主動式書架,因為體積小距離自然拉遠,音場也就符合要求,另外桌面也可以更簡潔輕鬆,不會那麼擁擠。而原來的書架就可以先收起來,每一兩個季度輪換一次,也可以趁這段時間存錢升級擴大機,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必須強調一下Klipsch R-41M非戰之罪,畢竟我只用了650元的擴大機,聲音的確還無法攻頂。但是要花錢萬把塊升級擴大機,又覺得桌面空間能用的非常少,找來找去就是NAD D3020,其他都太大,但D3020的重低音需要主動式的有點破預算,就自然把腦筋動到主動式書架上了。😊
講到主動式書架,萬元左右的確有許多好物。但我比較需求漂亮,迷你,可以在桌面有點顏值,這樣就刷掉許多中大型的產品。印象中在01有見過AUDIO ENGINE的開箱文,但不知道是哪一型?於是用關鍵字查了以後,終於確定是AUDIO ENGINE A2+。
事實上仔細看過各家YTer對A1、A2+與A5+的評價,A2+的造型、大小與USB DAC音質最讓我印象深刻。畢竟我很清楚書架的RCA輸入走類比在做數位訊號轉換擴大,主音量通常需要再調高幾個音壓等級,所以有USB DAC的數位輸入可以避免上述的缺點,加上新款的A2+把USB輸入改為迷你接頭(MICRO-B),最後就決定是她啦。(A5+太大就淘汰了,未來就是R-41M與A2+交替輪值了🥰)
至於A1,就是比A2+少一組RCA輸入以及USB DAC。如果您在外住宿只想精簡的使用手機或者DAP透過藍芽連線來播放音樂,不想多接電腦的USB線來聆聽,那麼這一款藍芽書架就很適合。
A1藍芽版價格的確也比A2+便宜70美金(大約兩千多元台幣),而且A1也保留了重低音訊號線輸出,所以扣除數位輸入的功能外,A1仍是小書房不錯的選擇。
最後就是貨源,目前A2+國內有Howhear聿鑫代理,價格也不錯落在10,900,加上鋼架底座(S2)11,900與兩年保固,已經可以不用考慮從美亞伸手了。(雖然美亞含腳架仍較便宜快2,000)尤其對萬元價位喜歡用刷卡分期的朋友,國內電商這方面還有10期或者18期零利率的方案,比美亞一次性刷卡還要多一點選擇。
那麼,開箱前先展示一下初步試聽的成果吧🥰
我們就以SPOTIFY CITY POP裡的歌曲來試聽一下,走USB DAC(還是請大家戴上耳機收聽最精準),這是用聲海的AMBEO SMART HEADSET 3D收音,各位可以聽出來聲音相當通透,樂器的伴奏也很清楚。
開箱
雖然選擇了紅色款(據說是紀念版才有紅色烤漆),但外包裝仍然以黑色與白色款當做封面。剛開始還以為是廠商寄錯了。😁
側面用白色款背面照片,並且標註了包裝內容,可以看到右下角「COLOR:RED」這樣就放心了。號稱手工組裝的A2+,我注意到組裝地點還是在大陸喔。😊
打開包裝第一層是線材附件。audioengine捨棄塑膠包裝而使用絨布攜行袋,很有質感也很有誠意。
第二層就是A2+ WIRELESS書架一對,同樣也是用絨布袋包覆,裡面還有薄薄的保麗龍內襯,這樣我怎麼捨得開封呢😂。
下方一樣有保麗龍底座防震,兩包乾燥劑是為了防止內部板子受潮吧?
初步「全家福」,所有配件與主體都有收納包,拆裝後還可以拿來裝耳機等其他裝備。
加購的DS1M,這裡有個小轉折,由於聿鑫的腳架是KANTO的至少1,980起跳,也沒有AUDIOENGINE的專用架,所以算盤打一打後來還是從美亞定整組(含腳架)10,331左右。😊
畢竟AUDIOENGINE A2+已經銷售七年之久,相信技術上沒什麼問題,就從海外購買了。
DS1M開箱後裡層還有一箱。
拆開後才是正體,黑色也不錯。
第二次合照就是武力分解圖了。可以看到整流器是特殊接頭,所以未來整流器出事,得要留著接頭到三創光華給店家看才好配了。😊
訊源配置分享
由於是烤漆鏡面,我是戴上矽膠手套來拆外包裝紙,避免留下指印。A2+的背版看起來就很熱鬧:RCA輸入輸出各一組,3.5mm輸入一組,藍芽配對鍵,還有USB Micro-B輸入,下方則是香蕉/裸線兩用接頭與電源輸入接口。
注意到左上角的「L」嗎?主要接線在左喇叭也是我選擇的原因之一,我的桌面電源也是比較靠左聲道,這樣就不用花太多時間拉線了。
另一個讓我選擇A2+的原因,就是除了藍芽連線以外,背板的接口多元而完整,兩組類比輸入(RCA/3.5mm)以及一組RCA輸出(可接主動重低音),加上一組迷你USB數位輸入,對於我這種具有多種訊源的用戶就非常實用。
Audio Engine A2+ | 播放設備 |
藍芽5.0(SBC/AAC/aptX/aptX HD) | iPhone 7+; SONY NW-A55 |
輸入:迷你USB數位 | PC(ASUS B85M/CORE I54460) |
輸入:RCA | GEIC G2805 BD/DVD PLAYER |
輸入:3.5mm | FiiO BTA30 |
右聲道的正面照:絲膜球高音單體與芳綸纖維低音單元,上次看到纖維單體已經是CREATIVE T20II的時候了(玻璃纖維)。同樣是絲膜球高音,試聽後A2+還是技高一籌,不知道是否跟USB DAC的數位放大有關係,畢竟T20II只有3.5類比訊號輸入。
最後請到新買的豹式戰車一起入鏡。
花了一點時間換下Klipsch R-41M(放心,幾個月後會輪班…還沒打算賣掉😊),初步的擺設,可以試聽了。
斜正面
俯瞰
看起來小書架拉開更遠的距離後,音場表現更好了,人聲靠前,也不會像R41M有聲道偏移的問題,果然近音場聆聽還是要注意喇叭距離,喇叭太大的確不容易調整。😊
最後加上「盲狙先生」的LED看板燈做個紀念。
正面
斜正面
斜正面2
照例公布本次的評測設備:
螢幕:ViewSonic 32" VX3276-2K MHD
播放器:SPOTIFY APP FOR WINDOWS 10
2D收音:ZOOM H1N
3D收音:SENNHEISER AMBEO SMART HEADSETS
規格解析
如果先看聿鑫官網的介紹,也能深刻感受到這組喇叭的特色。在以下的解析中,個人會以自己使用過的入門電腦書架CREATIVE T系列來比較,但請注意一分錢一分貨,筆者的用意只是在讓大家了解萬元喇叭與3K~5K價位的喇叭聲底差在哪裡。CREATIVE T系列在該價位CP值來講是很高的。😊
-喇叭單體
0.75吋絲膜球頂高音單元採用釹磁鐵及鐵磁流體冷卻音圈,使高音更加通透。事實上採用USB輸入來聽,的確敲擊樂器的琴鍵聲更加清脆,除了單體的用料,我想A2+內建DAC與AB類放大線路也有幫助。
2.75吋芳綸纖維低音單元重量輕卻十分堅固,重低音更紮實有力。這個尺寸的低音單元其實CREATIVE T100、T40II與T20II也都採用,聽流行樂與爵士樂來講算是夠的,但是無法要求聲音的下潛。不過A2+的低音特性在於滿,但是不會破,跟T20II不同,看電影時低音處於輔助地位,但是不會有失真的破碎音或者共振的雜音。CREATIVE的喇叭比較強調低音的表現,不過在大場景低音的收斂度就沒有A2+那麼好。😊 A2+則是把能量移往中低音的方向,聲音包圍感更好。
-喇叭阻抗10歐:阻抗雖然不是好聲音的保證,但在A2+來說,卻展現出AB類擴大線路的好效率,輸出的響度以主音量12點鐘方向來說,USB>藍芽(APTX)>3.5MM,中音的厚度、高音的清脆度的確比CREATIVE還要好一些。
-工作頻率 65HZ~22KHZ:
這一範圍與KLIPSCH-R41M幾乎一樣,不過三頻表現以內建USB DAC最均衡。藍芽傳輸要看播放器的能力,IPHONE走AAC比較悶一點,但用DAP(SONY NW-A55)走aptxHD傳輸無損音樂則相當好。
各位會問,那使用KLIPSCH R-41M的低音效果如何呢?簡單來說雖然R-41M擁有更大的低音單體4"(vs 2.75"),但在透過FIIO BTA30的USB輸出,低音聽起來比A2+還要「輕」,而且中音的包圍感也不夠,高音也有點悶,所以,後來切換到光纖輸出後並且調整EQ後才跟A2+不相上下😊。
接下來我們比較一下KLIPSCH R-41M與AE A2+使用同樣的收音設備(AMBEO SMART HEADSET)的音質吧。請注意R-41M使用光纖數位輸出(PC)播放。
AUDIO ENGINE A2+(USB DAC)
KLIPSCH R-41M(FIIO BTA30 OPTICAL)
雖然A2+的DAC只支援到16BIT/44.1KHZ,但三頻的調音就是比BTA30 USB DAC好,聲音通透很多呢。😊(展示的BTA30使用光纖輸入)
接著,透過換成XRound Xpump DAC,切到第一段效果,R-41M的三頻效果強很多!這一組合的效果其實是有跟A2+平起平坐的,只是整個桌面都是線,簡潔度是沒法跟A2+比😊。
整理一下手上三家DAC+擴大機的表現:
評比類別 | 1st | 2nd | 3rd |
三頻整體: | A2+(USB) | XROUND XPUMP | FIIO BTA30(USB) |
中低音: | XROUND XPUMP | A2+(USB) | FIIO BTA30(USB) |
中高音: | A2+(USB) | XROUND XPUMP | FIIO BTA30(USB) |
請注意XROUND與BTA30都是以USB DAC搭配外接的LEPY HHIFI擴大機+KLIPSCH R41M來聆聽效果的。😊
雖然BTA30有APP控制台可以微調中低音的表現,但增益的程度非常小,所以很可惜三個面的質化感受都敬陪末座。😅
而XROUND XPUMP白金版這個效果器功能比較單純,就是單純16BIT48KHZ的USB DAC,她的價格卻與FIIO BTA30差不多,CP值來講是比後者低了。
A2+聆聽體驗
公佈一下這次的使用設備😊:
環境:桌面 |
喇叭:Audio Engine A2+ |
播放器:Spotify PC Version |
收音設備:Sennheiser Ambeo Smart Headsert/Zoom H1n |
監聽設備:PS4 7.1聲道白金版無線耳機 |
-JAZZ MUSIC--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上一段解說規格時已經讓「CITY POP」的輕音樂登場,通透度還不錯。接下來就聽聽爵士樂的表現。這一首「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當年可是膾炙人口。(哪一年?不說不說🤣)鋼琴演奏的動態雖然不大,但是琴鍵的力道收放自如,加上A2+原本就強的包圍感,說是放空神曲也不為過🥰。
各位可以用耳機聽聽看,透過YOUOTBE的壓縮,琴鍵的中高音部份有些衰減,很可惜,不然聲音可以更輕脆,巧囀之處還可以更明晰。
-雅瑞安娜 「GOD IS A WOMAN」
各位好奇的人聲部份,A2+如何呢?個人點了「雅瑞安娜」的「GOD IS A WOMAN」來體驗,雅瑞安那的唱腔也是一絕,有點小惠妮修斯頓的風格,A2+的整體表現聽來就是順。
其實使用SPOTIFY當作訊源不會是最優的,但卻是一個基本指標,如果串流都能聽得順,這喇叭就過關了。請各位戴上耳機聆聽喔。🥰
-蔡幸娟 問情
求學時的偶像就是蔡幸娟啊,當年鄧麗君之後電視台狂打歌的就是她了😁,難得的童顏歌后,歌曲的調性雖然不符個人喜好,不過歌聲也是一絕🥰。馮小剛的「芳華」裡面有帶到主角喜歡聽鄧麗君的歌聲......其實,「小鄧麗君」蔡幸娟也是很有「替代性」的。
值得一提,蔡幸娟老師的Spotify專輯音質都還不錯,人聲清甜有厚度,樂器有細節,聽起來也很有包圍感,各位有空也可以聽聽看喔。
-蔡琴 最後一夜
低沉柔美的歌聲當推蔡琴啦!戴上耳機聆聽,可以發現Audio Engine挑選的DAC也很能表現這個音域的美感,
動態稍大的樂曲表現會怎樣呢?
打開YOUTOBE,在重視快節奏低音的歌曲(如KEP1ER WE FRESH)中,如果音量放大,A2+會顯示出輕微的低音漏洞現象。什麼是低音漏洞呢,其實就是失真,低於60~55HZ以下的頻率就展現不出來,因此節奏低音就出現坑坑洞洞的感覺😁,不過,同一首歌如果改用SPOTIFY來聆聽,就不會有類似的狀況。是因為YT這首歌的4K影片音訊動態比較大的關係嗎?😊後來轉小聲一點就沒有這狀況了。
A2+本來就有搭配的AudioEngine S8重低音,所以想要兼顧各種訊源的朋友還是可以考慮買一組來解決這個問題😀。
-Kep1er--We Fresh(youtobe)
原曲
A2+收音 YOUTOBE(PC)
A2+ SPOTIFY(PC)
電影:第一滴血4(PCM2.0)
再來我們用聲海的AMBEO SMART HEADSET來進行收音,由於是掛在兩耳上,所以移動鏡頭時不會影響到聲道的平衡。😊
可以注意到整體的包圍感是很足夠的,立體聲的環繞深度也因此彰顯,不過,爆炸的重低音就沒辦法拉出層次,就是第一層較微薄的低音,但不至於出現失真的漏音現象。
其他輸入端子的表現如何?
藍芽連線
對於平板與筆電的朋友想要無線連接,一定優先想到「藍芽」對吧?A2+的藍芽支援SBC/AAC/aptX/aptXHD,比官方宣稱的規格還要多一點。個人以SONY NW-A55連線可以達到aptXHD,加上A55本身有無損音樂,聽起來真的是聲音豐沛,不輸USB DAC的輸出呢。
但如果使用平板的藍芽連線,預設好像是SBC,高階的產品可能支援到APTXHD或者LDAC吧?😊延續上一段我們用KEP1ER來試聽一下SBC連線的效果。與先前USB DAC版本相比,中高音的延伸細節就少了一些些。
至於YOUTOBE SBC與NW-A55 aptxHD兩者的表現,在此以「FORMIS 9」的「WE GO」提供大家參考。各位可以聽出來平板的藍芽輸出就比較小聲,動態也沒那麼大。另外就是YOUTOBE的播放平台也要選擇一下,使用平價的平板或者電腦可能在播放過程偶而會有點小干擾,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出來呢?
NW-A55 aptXHD
YOUOTBE SBC
實際上還試聽過MP3(320KBPS)、FLAC(44.1KHZ、48KHZ與96KHZ),A55的藍芽輸出響度的確都很高,所以,除了喇叭本身的設計以外,搭配的訊源跟播放器也有關係。😊
類比輸入
A2+的類比輸入則為RCA與3.5mm,輸入後的響度比USB DAC小,但調大聲後音質是沒問題的,只是要注意類比輸出與數位輸出的設備切換時,得調整一下後方的主音量了。😊
這一次則是使用聲海的SMART AMBEO HEADSET來收音,各位可以比較一下類比與數位輸入的差異:
正宗哥吉拉(GEIC G2805)
正宗哥吉拉(網飛)
G2805播放器是用藍光杜比2.0 RCA輸出來收音的,後製時我有放大響度,各位應該可以聽出人聲比較收斂,而網飛版走PC的PCM2.0輸出,人聲其實非常響亮,但環境音(爆破、列車聲)則不相上下。
結語
這一組書架的確是因為口碑與外型讓我入手的。除了爬文以外,YOUTOBE上的各種開箱與評測也一一聽過。所以雖然是盲狙,其實個人還是有「經驗」這個參考點,比較過價格與價值後,也就從美亞入手了。😊
對於空間有限,習慣使用筆電、平板或者電腦,但又不想犧牲音質的朋友,這一款書架仍然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萬元書架還有許多佳作,各位仍然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加以交叉考量,相信一定可以買到自己理想的產品喔!
下一次,「盲狙先生傳43」是CANON的POWER SHOT A40關箱文,這一台數位相機從成都帶回來時我記得是4,600人民幣.....經過多年的使用與塵封,到現在還是頭好壯壯,不過已經不適合帶出門 了,都在家裡使用。
對早期數位相機好奇的朋友們,歡迎下一期再見🥰
本文同步發表於mobil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