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盲狙先生傳5】SONY HTX9000F 藍光/DVD音場設定與採購心得分享 2019-10-05更新:超級戰艦DTS HDMA 5.1升頻體驗

在「盲狙先生傳3」中分享了HTX9000F的音場擴展技巧,讓整體的音場變得更空曠,上下四方的環繞感更廣闊。(不過天空跟後方部份的聽感還是得看片源的品質,有的糊成一片,有的就算有移動也可以聽出來)相信大家對於自家空間的布置已經相當了解。

這次打算分享這一個月以來看過的各種平台電影做一個比較,如何根據音效的表現來切換X9000F的音場效果。如果有在用其他品牌的7.1.2聲霸朋友們,也歡迎對文中幾隻片子的天空聲道表現回文發表心得,比如三星Q70R~Q90R、LG-SL9YG、YSP5600、HT-ST5000等產品~

會想寫這篇的緣起在於某次看DVD「搶救雷恩大兵紀念版」的時候,在DD5.1模式下不經意關掉VSE(VERTICAL.S ENGINE),此時的音效細節清晰跟環繞廣度反而提昇了一層!當下切換到DTS5.1,並且比較了VSE開啟與否的表現:DTS是相反的!開啟VSE反而將環境音效與重低音提昇!而且是非常大的差距!

為什麼一隻10年前買的DVD在聲音表現上有如此大的差異,原本以為大概用AUTO SOUND就可以安心體驗各種聲效的我就不再堅持這個原則了。陸續試了幾隻藍光,發現格式不同使用的音場也得切換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先講結論:平時設定VSE OFF,看到TRUEHD/DTS HDMA 7.1或以上的規格,再開VSE。(至於全景聲/DTSX不用切,HTX9000F會自動開啟),如果看全景聲片源,可以開AUTO SOUND/CLEAR AUDIO+,音場效果可能更好)

以此原則,看網飛的5.1電影,關掉VSE甚至表現更好,有些朋友抱怨聲音悶,除了音訊DRC要關掉之外,VSE升頻「失敗」也可能是禍首。當然這是通則,還是有些片子升頻後仍具沈浸感,如藍光機內建的網飛APP輸出就具此水準;至於ChromeCast Ultra(CCU)壓縮率較高,關掉VSE反而表現較好。

為什麼呢?DVD或者藍光的音軌規格愈新的VSE升頻得愈準,同樣是DVD音軌的錄製品質也有影響。DD TRUEHD 跟DTS HDMA在細節表線上不大一樣,DTS在很多細節上的音量還是比較渾厚些,整體的音量輸出也較大,但環繞感反而比DD還要窄一些。這也造成個人在採購藍光上的大原則:ATMOS/DTSX與TRUHD/HDMA 7.1優先考慮,因為升頻效果直逼ATMOS/DTSX!

另外一個原因,是DTS NUERAL(X)演算只提供單聲道的垂直音場上混,所以DTS 5.1 一旦啟用VSE(5.1.1),會覺得沈浸感跟包圍感增加,但天空聲道沒什麼方向性。這點跟杜比的VSE高度感就有差距了。(要能模擬天空移動的話,就得用DTS Virtual:X)

而SONY的X9000F/Z9F/X8500這三隻聲霸,她們的天空聲道很可能是「點」在左右聲道上方的稍前位置(但沒有高多少),跟一般反射式單體往天花板噴射後剛好「點」在中央偏後的位置有所不同。這也是為何開啟VSE後前半音場感覺會增加包圍的深度,甚或發生撞擊碎裂的場景會感覺音場有點向上拉變窄化但臨場感加深的感覺。(請參考下圖7.1.2的配置)

  • SONY HTX系列7.1.2配置概念
  • ATMOS 7.1.2 反射式聲霸配置概念

至於聲音的遠近,X9000F在全景聲影片下表現正常,但某些DD/DTS 5.1或者7.1的影片一旦開啟VSE,原本由近到遠的聲音會變被往上拉,變成由近往上而且聲音糊掉了!比如說「即刻獵殺(DTS HD)」空難時乘客包包掉下來由鏡頭右方往左前方被吸走,VSE一開變成右方往中央上方吸走!如果片源是全景聲,反而VSE表現就正常了,可見得對某些一般5.1影片升頻還是有盲點,可能也跟片子本身的壓縮率有關,壓太多損失了一些升頻細節,反而很難有效果。(就算是TRUEHD格式,5.1升頻反而人聲變小了變薄了,很奇特的現象)

由於在杜比的7.1.2全景聲標準裡面,左右聲道上方架設天空聲道也是合格的(還有就是架在頭頂上方稍前的天花板上也可),所以,在看多了電影,交叉比較後,感覺SONY系列的是模擬這種左右聲道上方的形式,也就可以解釋空難電影上VSE的環繞失真現象了

在HTX9000F的模擬下,大約可以知道全景聲影片如果出現前方位置有高空移動的物體,從左到右,這種沒有問題(如下文的「大黃蜂」開頭的狂派戰鬥機飛越片段)。但如果是橫跨前後左右的圓頂移動,HTX9000F就沒法精確展現了,變成一整片垂直面掃過面前,上方聲音被拉成「面」來表現。

另外杜比的「全景聲展示片」也是很好比較音場差異的片子,整個聽完後也應該會有類似上述的感覺,但展示片的後製效果成份較多,跟電影實際現場收音的設備還是有些差異,一般來講展示片的音場會更開闊些,這是個人的主觀聽感,大家參考即可。

以下是收看的電影總表,標示藍色的部份就是切換音場後聽起來差異很大的部份(日後會陸續更新):

【盲狙先生傳5】SONY HTX9000F 藍光/DVD音場設定與採購心得分享 2019-10-05更新:超級戰艦DTS HDMA 5.1升頻體驗

如圖,X軸是音場,Y軸是電影,交叉的內容就是試聽出來的評等。打「?」就是尚未試聽過無法評論。
N/A就是該音場無法切換。
本文只針對CINEMA跟AUTO SOUND搭配VSE做比較。另外HTX8500/Z9F用的都是同一套韌體,只是功能稍有不同,各位也可以試試看是否能夠聽出差異

接著我們來看看試聽的幾部指標DVD/BD:

1.一級玩家全景聲藍光
基本上全景聲一選擇,X9000F是自動開啟VSE來運算的,打開AUTO SOUND跟CINEMA可以發現自動音量並不會重新調音,表示這兩個音場選擇沒有差別。全景聲模式大約調到34%左右整體音效表現都可以聽得很清楚,重低音的量感也表現得出來。如果想調高人聲可以VOICE UP1。天空聲道的表現在X9000F來說並沒有太大感受,跟DTS HD用VSE升頻後感覺差不多。X9000F在這部片中的聲音前後距離感表現得很好。(金剛追逐玩家的那一段撞飛水塔的效果就很清楚)

 

把音軌切換到「DTS HDMA 5.1」,開啟VSE的渾厚感與包覆感大大超越關掉的效果。不得不說NUERAL(X)的升頻效果很令人眼睛一亮,不過天空聲道的表現跟全景聲差不多,遠近的音效比垂直上下的處理好。

所以我把DTS HDMA這筆紀錄標上藍色,有沒有開VSE會差很多。

2.異形--普羅米修斯
這部當年只能買到DTS HD MA 7.1,但使用VSE後整個劇院感大為上升,尤其最後普羅米修斯號為了阻止外星人飛走撞上對方飛船那一段真是太震撼了!VSE對於TRUEHD跟HDMA 7.1升頻能力非常好,很推各位也切換試聽看看。(部分TRUEHD/HDMA 5.1有例外,開了反而抵消了原本的渾厚感)





3.搶救雷恩大兵紀念版驚聲尖叫4
驚聲尖叫4(SCREAM4)算是剛出DVD就買了,比雷恩大兵還「年輕」,切換到CINEMA時自動音量並沒有反應,可見得SCREAM4的DD5.1還是比較完整的,關掉VSE並不會影響主聲道與包覆感的表現,但!VSE升頻後整個音場被往上拉一些,左右環繞變得窄了一點;相反的雷恩大兵就如前面所提,DD5.1無法順利升頻聲音反而變悶,DTS5.1不管有沒有VSE都比DD5.1耐聽。



不過,這兩部片的VSE升頻後,天空聲道表現也是聽不出差異。主要在主聲道跟重低音表現得到提昇吧......





注意瑪尼被丟破窗戶的片段(01:24秒),加上VSE後的碎裂聲整體被往上拉長一點,左右環繞會窄一點,但會產生一種更深的立體感......手上還有一隻SCREAM3 DTS HD版本有空再來聽聽看。

4.大黃蜂全景聲版
故事還好,就適合跟小朋友一起看的類型,開頭跟結尾部份的動作場景是試聽的重點。
天空聲道的表現比一級玩家清楚,開頭的戰鬥也是四面八方槍砲亂噴,狂派戰機從天空飛過那一景給人印象深刻,最後戰鬥片段的天空聲道表現比較不是那麼明顯。還是因為要處理的聲音方向太多就被簡略處理了?XD



這部片使用AUTO SOUND會有音場更廣闊的感覺,細部聲音也比較清晰!音效表現比一級玩家好多了。各位使用X9000F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切換到DD5.1的音軌(德語)感覺上包圍感還是很夠,至於VSE的切換還沒做,之後會補上感想。

5.侏儸紀世界(手上唯一一隻DTS:X):
對DTS音訊一直有著渾厚包覆感超足的好印象,不過聽起來DTS:X也無法替她的天空聲道增輝啊。主聲道跟重低音依舊亮眼,只是天空聲道沒什麼感覺,環繞感也稍窄,是觀影時感到遺憾的地方~

或許要升級到7.1.4才會真有感覺?



關於網飛平台的表現:

PS4/XBOX ONE S優於CHROMECAST(CC):音效上透過CC/CCU輸出的EAC3格式壓縮率比較高些,同樣透過網飛看「荒唐分局」、「哥吉拉」、「太空迷航」等片,聲音細節跟重低音表現就有差距,明顯CCU聲音比較扁平些,或者說中頻有點不足。PS4等設備輸出的音效就比較渾厚,切換AUTO SOUND較聽不出差距。(當然跟藍光DTS音軌差距仍大)

不過,單純只是追劇不太在意劇院音效的話,CCU支援4K HDR還算是堪用的。

總結

本文主要目的在分享「HTX9000F」的聲霸音場使用心得,對於想買或已經入手這一系列(HTX9000F、Z9F、HTX8500)的朋友們或許可以交流參考。感覺這一系列聲霸的7.1.2演算技術,主要是「增強前場包圍感」跟加上一點「高度有限的靜態天空聲道」的全景聲效果

如果物件移動是由後往前上方消失,那還聽得出垂直方向的效果;但由前往後飛越,就跟5.1環繞的移動感一樣了。比如電影中的天空聲道是從上方前後移動的,我只聽到聲音是「整垂直面」掃過我面前,而不是有頭頂飛過的感覺,這在「一級玩家」第一場賽車鐵球關卡跟「侏儸紀世界」混種暴龍咬球體車的片段就很清楚。而這也符合一般5.1.2建置的經驗談--使用反射式或者相位模擬出來的天空聲道,包覆感比較好,但定位就不準確。如果採用吸頂式聲道,定位精確但包覆感就沒那麼強。

在藍光的採購上,全景聲/DTS:X不用說,標榜DD TRUEHD 7.1 48/96KHZ、DTS HDMA 7.1/5.1 48/96KHZ 都很值得優先考慮,因為這些格式在VSE升頻後都有更棒的沈浸效果,然而TRUEHD/DD 5.1 要稍微考慮一下,因為有些片子不開VSE反而聲效比較好@@

個人大膽推斷,如果前半場可以用DSP模擬.2定點天空聲道表現,那麼SONY下一代聲霸一定會開發出支援後半場.2的天空聲道的VSE版本(專門用於無線後環裝置),我看就叫VSE PRO好了哈哈XD。這樣支援7.1.4的聲霸組合就會出現。(當然也可能是ST6000吧,支援有反射單體的後置聲道,感覺這會比較先出來)明年CES展就可以知道了。

聲霸或許單體跟音箱都偏小,線路也很精簡,但對於使用者來說,聲霸提供愈多設定參數,「適應」各家音源的能力就愈好。對於了解音響這個深奧的世界就多了一個入門的選擇。

聲音就是這樣,聽久了自然慢慢會發現一些細節還不夠好,不夠清楚,累積久了就會想升級到更好的設備,挑選能力就增強了。準備好錢錢吧,在前往音響世界的路上!!You gonna need it!

【盲狙先生傳5】SONY HTX9000F 藍光/DVD音場設定與採購心得分享 2019-10-05更新:超級戰艦DTS HDMA 5.1升頻體驗


PS:
剛入手的捍衛戰士藍光,支援TRUEHD 5.1與DTS HDMA 6.1
開到DTS HDMA 很不得了啊!動態範圍大到三個等級有餘,開夜間模式才勉強能夠讓音壓降下來,但是一開場是非常非常震撼,連背景音樂的細微樂器演奏聲都非常清晰,環繞感也非常好,這個30週年的限量版的確很不一樣,畫面也修得很細緻。推啊!

2019-09-29 把入手多時的「半夜鬼上床:夢殺」拿出來重溫,果然DTS-HDMA 5.1升頻後(5.1.1)的沈浸感又上一層!開場五分鐘的片段就可以體驗出暴雨的夜晚,雷聲籠罩的壓迫感,VSE開啟後就是有一個高度在。沒開,雷聲就是低一個平面。

NEURAL(X)演算的確能增益環境音跟重低音的延伸性,感覺非常棒!故事很普通,但是效果很驚人,仍然是值得收藏的好片。

2019-10-04 「海灘救護隊」雖然是部喜劇,但天空聲道表現不錯,在X9000F解碼下,可以呈現直昇機從左後天空移動到前方的感覺,看起來天空聲道表現也要看片源,有些電影運鏡強調俯視視角,基本很少天空表現的機會......

2019-10-05 終於入手「超級戰艦」藍光版,2012年的電影,藍光收錄DTS HDMA 5.1 (4k光碟採DTS:X 7.1.4),NUERAL(X)升頻為5.1.1,沈浸感跟低音的擴散性十足,音量大約28%就非常夠了,快要到家人出來關切的程度,戰鬥情節還是很經典,某些戰機飛越場景會聽出天空聲道的效果,很值得收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盲狙先生 的頭像
    盲狙先生

    盲狙先生傳

    盲狙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