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從1987年開始,藉著電腦崛起的勢頭,飛行模擬遊戲開始攻佔市場,當時MICROPROSE推出的「F19隱形戰鬥機」以超越當時硬體的需求上市,引起不少現代戰機的愛好者搶先收藏,飛行搖桿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KEFINE 柯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成立於2022年的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在2023年10月推出了第一款系列作「Klanar Planar IEM」,這是具有14.5mm 大口徑PET複合平板振膜的高解析耳機,工作範圍最高可達40kHz,雖然沒有HIRES小金標,但耳機支援CM 2PIN的標準接頭,可以換線這點也引起燒友們的注意。
這期間又陸續推出KLEAN、DELCI系列等入門與中階監聽耳機,可更換調音導管的做法,聲學成績斐然但價格卻很親民,一時間也獲得不少國外媒體的讚譽。
還記得入手「Philips Fidelio X3」的時候,一直在關注台灣沒有引進的「Fidelio L3」無線耳罩式耳機,這付耳機當時已經具備ANC PRO+降噪以及HIRES AUDIO認證,畢竟能夠隨身攜帶無線耳罩,休息時享用一下高解析音樂不受空間的拘束,加上飛利浦「金耳朵調音」的口碑,實在令人望眼欲穿啊!
幸好去年底飛利浦就推出「Fidelio L4」最新的無線藍牙耳罩式耳機!除了降噪力道強勁,更可以用手勢觸控切換成環境音模式與來人談話,工藝上進一步強化鋁合音外環與支架的靈活性,也可以無級調整支架的鬆緊度,重點是這次支援了雙HIRES認證(支援藍牙LDAC編碼),真正符合HIRES AUDIO WIRELESS標準的音質傳輸!
除此之外號稱續航力可達40小時(開啟降噪),App也增加了「AI探索」功能,讓用戶可以用來舒緩心情;加上具備2.5mm類比接口可以聆聽HIRES音樂,「Fidelio L4」可以說是一機兩用的超值旗艦耳機了!
首先分享「Philips Fidelio L4」的初步心得給大家,一睹為快之後,個人會接著介紹耳機的包裝與工藝特色,並且進一步分享為期一個月的使用心得,最後再總評結尾。想要知道更多進階應用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照例公佈一下測試的設備:
自2018年beyerdynamic推出「AMIRON Wireless」旗艦無線耳機以來,喜愛德國拜雅「中性自然」美聲的用戶可以說是爽用了好長一段時間,但「AMIRON Wireless」價位較高,讓不少用戶為之向隅!
直到今年(2024),在無線耳罩市場上已經沈寂許久的德國拜雅終於推出「Aventho 300」旗艦藍牙耳罩式耳機,不僅採用PRO X系列的「Stella.45」動圈技術保障音質表現,也支援眾所期待的「Dolby Atmos」與「Dolby HeadTracking」技術滿足行動劇院的需求,更重要是走中價位上市,超高性價比讓所有消費層的用戶都可以受惠🥰。
這次入手「beyerdynamic Aventho 300(北歐灰)」相當開心,因為產品也支援App遠端設定,除了五段式降噪外,也能自訂五頻段均衡器(EQ),加上杜比環繞技術切換與外接USB DAC功能,用途之多元請看接下來的體驗心得囉🥰
本文會先以「初步體驗」讓大家先一賭為快「Aventho 300」的主要功能,接著分享首款搭載STELLA.45單體的無線耳機工藝,有了整體印象後,再跟大家分享將近一個月的長期體驗心得。
一如期待,很快就收到原廠送來的「Klipsch FLEXUS CORE 300」,而且是全配套裝,包括:FLEXUS CORE 300本體(好長)、SURR200與SUB200。
幸好當年購置的電視櫃夠長,還能擺得下CORE 300。初步試聽的心得是:這組旗艦套裝除了內建DIRAC LIVE LIMTED EDITION(限頻版)供用戶校正音場之外,還是有預設音場效果,對於不想動手校正的用戶來講,只要空間不要太大,直接用預設先衝電影跟追劇也是可以的!
由於聲霸本體重達16公斤左右,搬動時我都抓牢機身,以免掉落發生意外。😀
SURR200的造型採梯形頂的設計,讓天空聲道有一定的斜度往上打,效果更好。除此之外與SURR100是相同的設計。
繼上次在「嘉年華工作室」預約體驗過「Klipsch RP II」系列的多聲道(5.1.4)劇院與音樂的表現後(搭配Dirac Live),個人也開始考慮客廳音響「雙修」的規劃。畢竟,聽過「Klipsch之聲」後就燃起一種讓聲霸與兩聲道分工劇院與歡唱娛樂的念頭。
尤其當時在工作室中聆聽的「Speak Softly Love」(Youtube),那分明而柔亮的弦琴樂聲充滿整個空間,沈浸其中令自己的腦袋也感到降溫了🥰,實在是很舒服的體驗。
帶著這份記憶,為了客廳的雙修規劃個人又再次拜訪「嘉年華工作室」,這一次不僅是為了「重溫」試聽時的美聲,也是來向許總討論怎樣的搭配適合家中的客廳,重現在工作室中的體驗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