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計畫」這部經典戰爭片相信大家都看過了,不管是看電視重播還是DVD、1080P藍光版、網飛串流版本,劇中的陸戰隊冒死搶救墜落的黑鷹駕駛們的經歷,相信還令人印象深刻吧?
真實故事改編,有好的素材,也要有雷力史考特這位說故事的高手才行!這部電影可是個人從DVD開始看到網飛跟藍光的。原因無他,設備升級後總想用新的維度來體驗:
試聽設備
電視:早年-SANYO 30"平面電視、中期-BENQ VH3745(HDMI1.3*1)、近年-BENQ 50IZ7500 HDMI1(2.0), HDMI2(1.4 ARC), HDMI3 1.4
播放機:早年-白牌DVD播放機(HDMI1.2)、中期-PS4 SLIM、近年:捷科BDP-G2805(FHD)+XBOX ONE S(4K)
音響:早年-ROYAL實體多聲道(5.1ch)+MARKIS環繞擴大機、中期:電視喇叭、近年:SONY HT-X9000F(2.1ch) 300W
試聽的前提是:採用同一設備來比較各版音訊的差異,用意在了解目前設備對舊版音訊的處理方式。
聲霸使用設定:
主音量:22%
自動音量:取消。
模式:SONY SOUND MODE/AUTO SOUND+VERTICAL.S
視聽設備就擺在客廳,為了補正右邊開放空間的音場,特地使用了折疊式屏風。要跟長輩共用客廳,也只有出此下策了
DVD:算是2001年底時入手,當年在大陸工作沒進過戲院,所以就在賣場拿了一張回宿舍看。初步印象是有點意猶未盡,畢竟當年有搶救雷恩大兵這個門檻在,黑鷹計畫又比較偏美軍在非洲的另一種「小越戰」,整個戰場的格局侷限在一個城市,而且是搶救任務,要跟前進高棉、金甲部隊比又小了很多。所以看完的時候雖然對美軍的遭遇有點錯愕同情(被自大的長官搞死),但對整部戲有著一種淡淡的遺憾,感覺沒有飽。(這張DVD居然也伴著我有20年了,夠誇張,還能跑。)
網飛:當時想不透這沒飽的情緒怎麼來的,一直到這幾年升級到大電視(2001年還是平面映像管電視的年代,最大就29~32"),音響也開始支援到全景聲微型劇院,整個試聽感受也跟著升級,在網飛看到「黑鷹計畫」上架,二話不說就點開來重溫了。
首先網飛版是FHD版本,當時是用PS4的APP看的,畫質表現跟藍光差不多,而聲效是DOLBY DIGITAL 5.1(640Kbps版本),透過聲霸播放環繞方位非常清楚,跟DVD版就是有些不同(448kbps,也是該版本最頂)!!網飛的確在這點做出了差異,加上聲霸的VERTICAL.S升頻為5.1.2聲道後,當時對戰場的情境又有了不同的體會。
音效上主要差異在戰場的低音包圍感與熱戰時的亂槍聲清晰度,網飛版比較清晰一些,而且環繞的方向感也更清楚,當然藍光版DTS HD 5.1的表現在當時還是最好的,較諸DTS把低音的效果小降,但是增加各聲道的聲音銳利度,戰場的氣氛實在是很容易令人入戲。網飛版得分算是介於FHD藍光版與DVD版之間吧。
說到DVD,早年的大片壓制幾乎是跑最頂的448kbps,這10年就不一定囉,像神鬼認證系列、勇士們的杜比音軌就壓到384kbps,難怪跟網飛比起來還覺得網飛的效果比較好。
雖然是小會戰,而且是被敵軍誘入口袋的敗戰,但看著美軍在出包後想進辦法要挽回頹勢,在殘酷的巷戰中支撐到聯合國裝甲師的到來,這其中的血淚配合戰場緊繃的氣氛的確把導演想說的話代入片中了。
UHD:
那麼,4K藍光版本的體驗又是如何呢?trueHD ATMOS與DOLBY DIGITAL 5.1+VSE是否真有差異?
好不容易閒逛電商發現有三碟版的黑鷹計畫,而且是支援HDR的4K版本,內容總計4K HDR加長版、劇院藍光版還有一張花絮碟(這張也藍光真是有誠意),聲效則分別收錄了杜比全景聲、DTS HDMA 5.1以及劇院版(FHD)的DOLBY DIGITAL 5.1與PCM5.1三種英文音訊,太棒了!!我也很好奇PCM5.1是否可以呈現更多的戰場細節?音場是否也能升頻為PCM5.1.2?頭頂效果如何?
首先是HDR的支援,刻意把XBOX的HDR支援功能關掉,4K影像看起來就像一層淡淡的薄霧,人物景色就變得像隔一層濾鏡一樣,開回HDR後整個畫面就像重新上色一樣變得立體而且生動。
以下是HDR10套用與否的模式比較,因為是白天拍攝,所以左半邊有陽光影像,但大致上差距還是看得出來。XBOX ONE S使用HDR10模式
XBOX ONE S取消HDR1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