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前言

從1992年面世的IBM THINKPAD一直是筆者心目中的逸品,當年看著在華邦電子工作的顧問朋友展示手上的THINKPAD,一群人早就口水流滿地,尤其當年那鍵盤中的一點紅(小紅點)完全是目光的焦點,加上堅固的外型工藝,這台「小黑」根本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夢幻機器啊。😊

時至今日,在使用了三台富士通筆電後(最近一台是LIFEBOOK S936),終於也入手THINKPAD X1 CARBON GEN9作為新的作業用筆電。🥰

實際上X1的規格有許多版本,從FHD到4K螢幕,從INTEL 11代處理器到12代處理器(X13有AMD的版本,但X1是Intel獨佔,特此更正,感謝Y大勘誤),端看用戶的使用需求。個人主要用來作為網頁前後端設計、FHD~4K短影片剪輯,以及串流影音的「輕度使用」,所以幾經考量,最後選定X1 CARBON GEN9作為升級的標的了。

先來看一下外包裝,附有提把的薄型行李箱設計就很方便攜帶。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內裝的配置也很便利拿取--左方是配件盒,直接用手指就可以勾出來。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待配件盒取出,右方本體就很容易拿走。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本體包裝正面是黑色,因為包膜所以有鏡面的感覺。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打開盒蓋就可以看到筆電了,包覆的外膜也有「提把」,用手捏住就可以拉起。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盒裝底部還有一層......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保固書與回函等文件。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本體含配件非常簡潔,電源與筆電,結束。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採用USB-C通用接頭的65W電源。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打開筆電看一下螢幕與鍵盤的配置,小紅點一定要的。😊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聯想的「THINKPAD」標誌,IBM的字樣早已拿掉,但名品氣勢依舊。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杜比全景聲認證的立體揚聲器,下篇來深入介紹她的音效表現。🥰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左聲道處可以看到「DOLBY ATMOS Speakers」標誌。Gen9內建Dolby Access控制台,所以除了筆電揚聲器外,接上耳機也能套用「Dolby Atmos for headphones」的3D音場效果喔。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X1 CARBON GEN9採用INTEL EVO無線技術平台,不僅更省電,傳輸更有效率,可以說是高階筆電的指標性認證。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螢幕反炫光塗層的工藝也毫不馬虎。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螢幕上方配有五百萬畫素攝影機,右方開關可以遮閉鏡頭。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靠近看攝影鏡頭,往左推就遮蔽,向右推就開啟攝影。不過X1還支援PrivacyShutter技術,對於習慣維持工作隱私的朋友非常實用,建議攝影機不要關掉。🥰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孤島式鍵帽中小紅點宛然可見,與早期的圓柱型設計不同,手指推移時更舒服。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觸控版上方配有三個按鍵,手指滑行時有磁浮感,鼠標移動也很順暢。結合小紅點的機能,出差在外不用滑鼠,就算在小空間也一樣開起來工作😄。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電源開關兼具指紋辨識,三星與小米的手機開關也有類似的設計。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左側邊的接口,HDMI與一大兩小USB。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可作為電源與連接用的ThunderBolt4接口。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右側高速USB與耳麥界面
耳麥整合接口。
USB高速供電界面

背面貼有「WINDOWS 原廠LOGO」可以開機後升級到WINDOWS 11。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底部散熱口,一窺X1 CARBON的後置通風設計。與一般側向散熱不同,實際使用時真的感覺不到太多溫度。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碳纖鎂合金外殼是X1 CARBON的招牌用料。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底部一覽,左右下角有兩個Woofer speaker,總共形成兩對中高音的揚聲器來支援杜比全景聲。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全家福S936+X1 Carbon,14"的確比13.3"又大一號。個人手上的X1是標準FHD螢幕,想要雙D點燈的朋友可以選購UHD Dolby Vision的版本,直接升級成創作者筆電也不是難事。🥰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首先公布一下本次的體驗設備規格:

拍攝:POCO X4GT 標準/高畫質模式
筆電:LENOVO X1 CARBON GEN9 CORE i7 VPro
主記憶體:16GB焊接式LPDDR4x4266Mhz
SSD:512GB M2.2280 PCIe Gen4/4
顯卡:Intel Iris Xe
網路:WIFI6/藍芽5.1
電池:4Cell/57Wh
高速連接埠:ThunderBolt4x2, USB 3.2Gen2x2

首次開機可以看到LENOVO標誌,未來建好指紋檔就可以直接開機登入WINDOWS了。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WINDOWS10接手設定
區域設定
鍵盤配置
網路連線

走一完一遍設定,覺得跟智慧電視開機設定也很像啊~😅 不過這樣很好,對用戶來說使用就簡易了。

進入WINDOWS桌面,發現X1 CARBON GEN9還準備了幾個驚喜:
1.內建Office365:一般筆電是沒有隨機版的,需要自行安裝跟購買,在X1省掉安裝這個步驟,直接點開就可以使用了(不過時間到了還是要購買吧😅)。
2.內建Dolby Access:以往使用S936是得自己下載跟購買的,X1直接提供,對於想要體驗杜比全景聲的用來來說,的確很貼心。
3.DOLBY VOICE語音:透過杜比演算強化視訊語音中的表現,對習慣線上遊戲聊天與商務開會的用戶來講就很實用。
4.孤島式背光鍵盤:夜晚加班或者習慣在最低燈光下作業的朋友,這個設計就很方便。
5.WIFI6連線:採用802.11ax的通訊標準,可以在各種流量需求的連線下持續高效連線,而且更加省電(難怪57Wh的電池可以跑到16小時),一邊玩遊戲一邊看串流視訊也不是難事。😊

雖然採用11代的處理器是比較過時了一點,不過就商務使用來說算是剛剛好,想要當作創作者筆電的朋友記得選購12代處理器以上的版本喔(截至目前為止13代的i9版本還沒釋出)!

初步體驗運作,就商務筆電的角度來說是相當順手,加上可以使用指紋開機登入,512GB的SSD快速存取,還有INTEL EVO的無線平台,光是檔案的讀取與複製速度就比S936快上不少,對盲狙先生來講已經是有感升級了🥰。40K左右的價格就有這種性能,不得不說以往要80K左右才能得手的機器,現在半價不到就可以入手,實在令人開心啊。

尾聲

當然,一山還有一山高,X1 CARBON GEN10的效能又向前進一個等級,性價比一直往上跳,相信不論是對文書、商務、電競還是創作者用戶來講,都是令人欣慰的進展。

下一次,即將為各位進一步分享深入體驗的各項性能,以及X1 CARBON更多的貼心設計,盲狙小短篇,我們下次見!

【盲狙小短篇】Lenovo X1 Carbon Gen9 | 初步開箱體驗心得

 

本文同步發表於MOBILE01,本月筆電\LENOVO區精選~


更多居家3C的花絮與心得在 「盲狙先生傳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盲狙先生 的頭像
    盲狙先生

    盲狙先生傳

    盲狙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