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探討了「單件式聲霸」選購時考量的兩大重點:「總出力」與「重低音」。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移駕到上一篇(一)開始了解喔。
接下來還有更值得我們注意的幾個重點:
3.聲道數:
首先目前不會有1.0聲道的聲霸,有的話也是藍芽喇叭。
聲霸的聲道數最好與#1的總出力交叉考慮。原則以聲道數愈少,總出力同級中大一點的比較好。畢竟在客廳中使用聲霸,兩聲道的負載愈大,只要採用的單體效率夠好,在大空間中聲霸比較有能力展現較好的音場,較高的響度。個人也用過2.0聲道,20W*2的聲霸,在三公尺觀賞距離下,每次主音量都要開到60~70%才感到足夠。這樣大家就知道這個大數原則了,單體效率再好,總出力不夠大,主音量還是要調高的。
那麼,2.0與3.1聲道,哪個好呢?基本上是後者。早些時候的聲霸以2.0與2.1聲道為主,除了當時的技術與成本因素,產品開發的重點放在總出力與重低音上,夠強的重低音可以給予用戶不錯的第一印象,而虛擬環繞可以將音場加深,讓用戶有基本的感受就可以了。但是隨著影音媒體進展到多聲道藍光後,DVD也開始把立體聲拿掉,只保留5.1聲道的音訊。這個差異造成2.0/2.1聲道的聲霸在表現5.1虛擬環繞的效果時,人聲常會出現虛弱的現象。更不用說有些PCM獨占的聲霸,採用的環繞效果又是白牌演算法實作的,跟杜比效果又差一截......這時候,3.1聲道的聲霸適時彌補了人聲處理的弱點,有些大廠的聲霸甚至提供中央聲道的量感調整,加上價格並沒有比2.1聲道的產品高,自然就成為大家的首選。
但是,來到5.1聲道(或者更多聲道)的時候,總出力是一定要至少400瓦(最大)左右,畢竟扣掉重低音還有五個喇叭要發出聲音,而且更重要的是後環繞的平衡能力。如果每個聲道都在60瓦(RMS)以下,放在觀賞距離3公尺的客廳中常常會需要調高主音量才有滿足的感受。但這就很怕被嫌大聲時調小後自己又聽不滿意。
而採購時也要注意後環繞效果的評價,有的聲霸後環繞表現就是弱,或者後方的立體感、遠近沒法呈現得很好(聽起來比較平),那還不如買3.1聲道的產品。
以上是針對單件式5.1以上的聲霸來說的,通常這類聲霸都是高階或者旗艦的系列,比如SONY HT-ST5000(7.1.2)、PHILIPS FIDELIO B95(5.1.2)等。總出力不高也不行,畢竟後環繞單體也做在本體中,透過反射來模擬後方的表現。這類聲霸也要考量廠商環繞演算的研發能力,這將下一節探討。
4.環繞能力:
不管是哪一種系列,環繞能力永遠是單件式聲霸的評量重點。尤其對喜好看電影的朋友來說,看到大型動作場景時,除了對重低音的大迫力表現感到震撼以外,就是讓臨場感倍增的環繞效果感到驚奇了!
而單件式聲霸不比全環繞聲霸,後環繞並沒有獨立出來可以放在沙發兩邊/後面,自然聲霸DSP的虛擬能力就很重要了。以個人的體驗來說,虛擬環繞最強的引擎還是SONY的S-FORCE PRO與VERTICAL SURROUND這一套(後來整合為IMMERSIVE AUDIO ENHANCEMENT),用2.1聲道的HT-X9000F看網飛的「怒火地平線 5.1」時,崩塌的油管可以聽出由上而下化過的軌跡,這個就厲害了。這個效果在後來我使用的其他品牌聲霸中也無法複製。
環繞能力可以分為水平效果(5.1/7.1)與垂直效果兩項指標,通常杜比獨佔或者雙D(杜比/DTS)音訊的中階聲霸在水平效果上沒有太大問題,這方面技術很早就在研發,所以聲音的深度、左右兩側的前後距離感都可以呈現出來,差別在於兩側後方的深度誰可以更清楚,那看電影就更驚喜!(後面有聲音耶!類似這種驚嘆)後方聲音的模擬能力,個人還是覺得SONY的音場技術最強,TAB8805音場算是很廣闊了,但後方的聽感就在斜前方最深了,而Z9F/X9000F可以擴展到耳朵兩側附近,很有感。
而垂直效果則以全景聲音訊的體驗為主,用2.1或者3.1來模擬7.1.2的效果,天空聲道的力道感最強還是SONY的VERTICAL.SURROUND。而具備天空反射聲道的聲霸,由於很依賴天花板反射的能力,所以要注意家中的天花板雜物是否很多,或者有裝潢木頭隔板(吸音),那麼飛越頭頂的感覺就會打折扣。反射單體的效果這時候就不一定比虛擬聲波的效果好囉!
另外環繞效果也跟採用的單體有關係,向量跑道型單體在呈現物件軌跡的方向性就比圓形單體好,這在X9000F跟Z9F的天空聲道效果就可以聽出來,2.1的飛越效果聽起來就是比3.1聲道的Z9F好,這在賽道狂人的謝比降落片段就很清楚的分別出來了。(Z9F聽起來就比較散到兩邊,但X9000F則是很充沛的從頭頂飛過得聲效)
但當然,2.1聲道的X9000F在處理某些DTS藍光時就出現人聲薄弱的問題,而3.1的Z9F則人聲非常清楚
。有時候虛擬音場的演算也牽涉到單體的出力分配,這時候個人會比較選擇人聲清楚的產品,畢竟,看個電影聽不清楚講話的聲音真的很滅火啊!
5.社群口碑:
除了自己買回家實際感受以外,比較省錢的方式還是到處爬一下文,看看使用的朋友的評價。為什麼不推現場試聽呢?不管是賣場還是店家,佈置的試聽室真的不利於單件式聲霸的音場展示,不是高度太高,就是聆聽距離太短,尤其賣場太過開闊,完全只能聽聲底。
個人是屬於買回家+社群爬文的混合型用戶,從2.0,2.1,3.1到5.1.2都有購入聆聽,以此經驗再輔以社群中用戶的評價,從他們表達的感受就可以快速理解這一牌聲霸環繞感大概怎麼樣了。
通常一開始看到「聲音很平」大概就知道環繞效果實在不怎麼樣,除非您是想買個感覺(喜愛外觀),否則可以準備看下一個產品的評論。
如果說「臨場感很夠」,要注意可能是音場的深度有出來,重低音也很厚實漂亮,但不一定能有廣闊的音場,對於後方兩側有需求的朋友要就再爬其他人的回文了。
如果看到「感覺聲音在後面!」這種當然是好消息了,單件式聲霸可以虛擬化到這個程度,絕對是可以考慮入手了。
當然,在下決定之前一定要先釐清自己的喜好,比如說聲底優於環繞,那就不要太計較後環繞效果,比如說重低音重於一切,那就不要太在意是2.1還是3.1。
又比如說很重視人聲與音樂的表現,那至少要去現場試聽一下音樂,看看店家能否播放一些電影片段來判斷聲霸的人聲能力。
寫到這裡也接近尾聲,也祝大家吸收以上經驗後轉化為自己的選購力,買到自己最理想的聲霸!
(圖片引用自愷悅音響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