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晚跟大家分享購入HT-X9000F後,對於音場設定的一些小心得。
 
還記得入手前跑去過內外各大網站爬文,對於X9000F支援ATMOS的功能,眾說紛紜。國外的評測比國內直接,但兩者評論都有同樣的狀況:一說VERTICAL.S能加強天空聲道表現,一說是沒有。這兩種說法差距甚大,到底垂直引擎行不行,就激起個人想要測試看看的好奇心了。
 
先講實測的結果:
 
音場來講,「VERTICAL.S」(以下簡稱VSE)大於「DOLBY SPEAKERS VIRTUALIZER」。
 
垂直環繞,「VSE」開啟的確能增加上方音效的表現,聲霸內建的DEMO音效「汽車與直昇機」、「暴風雨」、「煙火」那幾段都很明顯能感覺天空維度的移動效果,但,之後會介紹如何設定來達到這個聽感(如果你只用「簡易設定」來聽,通常會覺得各方聲音似乎比較平面,擠在一起。用藍光測試碟也一樣)
 
垂直聲道的效果,不僅往上也可以往下,DTS:X著名的青蛙與蒼蠅就是典型的展示片,瓶子往下滾時,可以聽得出碰撞聲是跟著往下的。
 
但,X9000F/Z9F的VSE到底能撐多高呢?個人認為Z9F會比X9000F好一些,明顯一些。怎麼說呢?首先是出力,Z9F出力400W,X9000F 300W,疊算垂直聲波的能力自然就強一些,同樣747起飛的展示,X9000F的音爆高度與移動感就比較稀薄(首次聽的朋友可能會以為是沈浸感的起飛聲),但依稀可以聽出起飛後往頭頂上方走。
 
基本上整個音場泡泡大約就是電視畫面的高度左右多一點,電視櫃不要太矮的話,垂直高度還會再高一些。
 
其次是單體,Z9F三個單體作功總比兩個單體有餘裕,疊合出來的波形能量較強,自然高度的表現就比較好。而索尼的旗艦ST5000使用兩個獨立的反射式單體專責噴射天空聲波,整個747起飛的音爆走向就更清楚,觀眾可以很明顯感受頭頂的飛行路徑。大概是這樣的差距。
 
所以國外某篇獨立評論就有說到:VSE大約是在電視上方形成一個略為向觀眾彎曲的垂直音場,透過這樣的方式模擬出天空聲道的效果。實測聽起來也的確是這樣。
 
也因如此,X9000F跟X8500的垂直音場應該是最接近的,同樣都是兩個單體,疊加出來的波形應該差不多。(不過前者出力較大)
 
所以,目前可以知道天空聲道的擬真度依序為:實體5.1.4>5.1.2>HTST5000>Z9F>X9000F>=X8500 八九不離十,尤其5.1.2/7.1.2實體聲道展現出來的聽感非常清楚,連雨滴下落的感覺都很實在,跟VSE模擬出來的效果的確是強很多。(VSE讓你感到被雨聲包圍,但是上方落下的雨滴聲幾乎是聽不到的)不過,一分錢一分貨,2.1聲道要作到5.1.2的效果,只能說是意思到了。
 
而VSE在杜比與DTS的音軌聲頻上效果也自不同:
 
「杜比全景聲TRUEHD」:無損格式的全景聲版本,VSE自動開啟,但如果先前有關過VSE,還是要手動打開。(沒有就不叫ATMOS了)音場、人聲、環境聲的清晰度與包覆度都很足夠,整體物件在空間中的移動可以表現得很好(搭配聲霸的距離設定),只要是偏前方的靜態天空方位,可以聽得高度與定位,但如果是有移動,就會模擬成籠罩感的方式(移動感比較希薄,很容易跟沈浸感混在一起)。基本上這款聲霸是主打沈浸感加強的方向,但整體立體感表現比DD+5.1或者DD+ATMOS好太多。
 
「DTS:X全景聲」:DTS:X的格式承襲HD MA的好表現,尤其人聲的表現不會因為動態範圍的大小而影響聲量,這點的確是比ATMOS好一些。(ATMOS影片某些動態範圍大,人聲就相對縮小了)不過,也因此整個空間感的表現就比ATMOS稍微限縮一些,7.1.2的表現更強調籠罩感,就算是定點的天空聲道表現也難以聽出,可以說是沈浸感大一圈,但移動感稍微變窄的感覺。未來希望能多入手DTSX的影片,看看有沒有表現更好的作品。
 
「杜比/杜比+ 5.1」:最早的杜比數位(簡稱DD)版本,VSE開啟後有些片子音場變淺人聲變薄。後期的DD+5.1比較好,感受到人聲出現回音加成,但整個音場被垂直拉昇,有些左右環繞會變糊,而上方壟罩感加強了。
 
「DTS 5.1/6.1」:傳統的數位版本,VSE開啟後大幅增益空間聲效的表現,連重低音的延伸感也一併增強!垂直聲道升頻後沈浸感增強(比DD+5.1深),天空移動的表現幾乎可說是沒有,這點跟DD+5.1差不多。
 
「杜比TRUEHD 5.1/7.1」:無損格式的取樣版本,VSE開啟後人聲稍薄、環境音效有些許加強,音場表現比舊DD格式升頻好,但主要在沈浸感提昇一小段高度,天空聲道的感覺並不明顯。有些片子甚至感覺不出太大差異。
 
「DTS HDMA 5.1/7.1」:同樣是無損格式版本,但VSE開啟後整體音效與空間感大幅提昇,有時主音量要稍微調降3個DB!跟杜比升頻不同,NUERAL:X加強的是聲音的渾厚感,重低音的延伸也更好,並且更加突出上方聲道的籠罩感,可以說他的圓頂表現比杜比升頻更厚實!
 
如果找不到DTSX的片子,個人都會盡量採買DTS HDMA格式,因為升頻後效果不輸DTSX全景聲啊。
 
整體來說,全景聲的表現杜比的空間感較廣闊,而DTSX的厚實感強,空間感較為侷限一些,這兩者完全看聽眾主觀喜歡哪一種聽感,不一定就是誰強誰弱。對我來說,透過聲霸可以選擇這兩種全景聲來享受,已經是非常超值的微型劇院了。
 
所以,有些國外的評測,認為X9000F的「ATMOS DOSEN'T SURROUND YOU」或者「HEARD NO VERTICAL SURROUND」,我想很可能是對VERTICAL.S的表現不夠滿意的緣故。但,天空聲道只有.2,又是偏前方高度的模擬,要求系統做到天空方向的移動感,是不可能的,頂多做到前半場圓頂包覆的感覺,或者前方靜態高度的聽感。(走反射式聲道也是如此效果,但移動感會比相位模擬好)
 
目前只有在天花板裝吸頂式的天空聲道,才有辦法感受到部分的圓頂移動感,但包覆感就比較差,真要能兼顧,最好是.4的天空聲道。
 
嚴格講DSP模擬的環繞效果本來就有限,而X9000F算是SONY在「不靠反射聲學」來表現天空聲道的第一支聲霸,未來對VERTICAL引擎的改進應該會如SFROCE PRO引擎一樣,改版到VERTICAL PRO吧?我記得有幾隻SONY的聲霸,平面環繞的效果也是很淺,這類技術都會隨著時間演進來增強,VERTICAL引擎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那麼,如何讓X9000F增加天空聲道的表現呢?
 
以下介紹的設定,是在個人的客廳(8坪左右)安裝並試完後的主觀結果,還是僅供參考,對於實體建置7.1.2/4的發燒友們,可能看了會笑XD
 
首先,盡量調高聲霸的位置(用壁掛式也行)。如果真的裝潢關係,只有電視下方可擺,也沒關係,稍微墊高聲霸中央的位置,讓喇叭面對沙發有個小斜度。(個人的擺法,放在電視上頭)實測結果,HTX9000F平放電視櫃時,天空聲道大約拉到聲霸上方70公分左右的距離,沒有行銷上畫的泡泡那麼高,所以當我們將聲霸調高位置的時候,很自然就覺得直昇機飛近會有頭頂的移動感了。(ST5000的反射式聲道移動感就更好,747從頭上飛越的聲效就非常清楚)
 
光是這個動作,就有助於人聲與細節音的表現,原本會有點悶。
 
其次,使用「進階設定」/「揚聲器設定」/「距離」盡量把聲霸認知的環繞空間「撐大」,也就是如果原本聲霸距離是2.5M,可以加到3.5M左右,這個差距可以自己邊測邊抓,+0.8M也可以。但是加太大反而有點讓自己跟聲霸「太近」,整個廣度跟深度反而變淺了。(個人主觀聽感)重低音的距離維持實際數字即可。
 
完成後試聽這個設定,加大距離後,環繞的垂直與水平面都因之擴大,呈現的空間感就更深了。
 
在VERTICAL.S預設開啟下,拉開到3.5m的汽車聲、直昇機從右後往中央上方到左上方消失,非常容易聽出距離與方向感,相反的2.5m各方向的聲音就比較擠在一起,感覺比較像是右後到左前,左右環繞寬度比較小。在下一段煙火跟暴雨模式就更容易聽出3.5m的寬闊感,實在太棒了。
 
就是這張圖給我的點子: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各位手上有SONY其他聲霸如M500/NT5/ST9之類也有「距離」設定的功能,請試試看適度的增加一些距離,讓聲霸產生更大的虛擬環繞空間,對音場上是否有擴展的感覺?
 
由於X9000F/Z9F/X8500都有展示功能,我也是先用這部份音效來測試距離的設定,聽了之後真的有差別,垂直聲道的表現也有增強,大概是這樣。
 
接著,分享一些近日設定時的心得:
 
「音訊DRC」要不要關掉?
首先,「音訊DRC」這種功能預設是「自動」的,建議關掉是因為某些動作場合,比較高頻的聲音會被切掉,一些聲音細節也會被犧牲,這個類似ATMOS TRUEHD(無損)vs ATMOS DB+(有損)的差異。這功能建議用「ATMOS測試碟」來聽,切換一下就可以聽出來。
 
「SOUND MODE」還是「杜比虛擬化(DOLBY SPEAKERS VIRTUALIZER」?
 
國外某些獨立評論是認為後者在ATMOS音訊下方向感比較強。但我試聽個三輪,互相比較,SONY的SOUND MODE(+VERTICAL.S)方向感跟空間音場比較廣闊,後者的聲音相比之下整個擠在一起的感覺,中高頻音效比較收斂,比前者好的地方在於「人聲」的部份比較飽滿,不會有前者刺耳的情況。但,杜比虛擬化中高頻收斂太多,很多細節都「幾乎收掉」,整體音效表現偏悶,加上方向性表現也比較差,不知道為何國外會認為杜比虛擬化方向性比較好。
 
如果要聽全景聲的效果,建議還是用「SOUND MODE」。
 
「DSEE」到底有沒有作用?
 
手冊上的說法,是DSEE在四個條件下可以升頻音源到96KHZ/24BIT:

  • 音源必須是立體聲(2.0CH)
  • 必須是數位輸入的格式(CD壓縮44KHZ 16BIT)
  • 進階自動音量OFF
  • 音場必須選擇AUTO SOUND,而且是藉由AUTO切到MUSIC時才有用

但是!!經過個人的實際測試,得到卻是相反的結果!!詳細的測試說明會在日後補上,先講結果:

  • 音源必須是立體聲(2.0CH) ->無法確認
  • 必須是數位輸入的格式(CD壓縮44KHZ 16BIT)->也不必要
  • 進階自動音量OFF->根本無關,只對電視節目或者電影有影響。
  • 音場必須選擇AUTO SOUND,而且是藉由AUTO切到MUSIC時才有用-->也不用
  • SOUND MODE開啟<--一定要
  • CINEMA或者VSE(Vertical Surround) ON<--即可聽出升頻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手冊說錯了嗎?!
 
個人推斷手冊寫的內容應該是當初韌體第一版,當時還沒有開放支援eARC。後來在2019.2月推出更新版的韌體後,DSEE其實已經加在SFORCE PRO/VSE的功能中自動運作了!!
 
也就是說,手冊在推出第一版後就沒有更新了,所以才引起後續使用上的質疑!
 
這樣推斷是有道理的,為了想要體驗DSEE的升頻效果,玩家還要用[HOME]切到音效設定選單裡關掉自動音量,又要打開DSEE,回到藍芽/USB才能聽到效果,這樣的動作很繁瑣,而且看電影或者電視節目時又要回選單去打開自動音量,這樣太不方便了吧!!
 
解決之道,就是在切換到音樂頻道時(USB/類比/藍芽),讓玩家直接用音場效果切換就可以了,既直覺又方便,也能符合力推VSE/SFORCE PRO的目標,這樣才是一舉兩得的設計!!
 
想要試試看這功能的朋友,可以使用有光纖輸出/HDMI輸出的播放裝置連接。以下列出可用裝置:

  • 電腦+光纖輸出
  • 播放裝置+光纖輸出
  • 播放裝置+HDMI AUDIO輸出:藍光機有做影音分離介面的也可用!
  • USB隨身碟:從CD轉錄MP3(44.1KHZ/16BIT),也是很快速的測試法!
  • 隨身聽(3.5MM):類比介面其實也有效果!!

以上裝置上有音樂軟體、串流軟體都可以播放後由CINEMA/VSE啟動DSEE升頻。這其中AUTO SOUND/CINEMA+VSE可以呈現出更多的樂器細節,更渾厚的重低音效果,而整個樂曲表現更有沉浸感建議選有鈸、磬、鋼琴之類的樂器歌曲,透過VSE升頻整個細節都亮起來了!如果關掉音場,您會發現這些樂器聲音都悶住了,也就是傳說中「悶悶的」感覺原因!!
 
方便性來講,用USB碟轉錄MP3樂曲接上X9000F USB來體驗DSEE的差異是最好的。
 
「自動音量」需不需要?
 
如果您本身會用X9000F接數位音訊(光纖/HDMI)聽音樂,那麼自動音量最好是關掉,並且「DSEE」設為開。因為這兩個功能是互斥的,DSEE可以為數位音源CD音質(44KHZ)升頻到逼近96KHZ/24BIT取樣,如果各位播放設備有光纖輸出,不妨接到X9000F聽聽看,是否比原來用類比輸出清晰很多呢?
 
由於自動音量經過實測,在音樂模式下(USB/類比/藍芽)其實沒有作用,所以,聽音樂的時候可以不用顧慮這個開關。但是,自動音量對看網飛或者藍光電影很有幫助,可以節省調節音量的時間,所以建議開著!!
 
原本就常看電影,所以就維持「自動音量」開啟,在我切換藍光播放與串流電影時,音量的差異就不會太大,非常方便。而且,關掉自動音量的話,聲霸的音量真的小很多,聽音樂跟看電影之間常要手動加減音量,不斷調整......
 
補充一下,自動音量在5~6坪的客廳開到38%左右就可以了,因為有音量增益的關係,超過這個限度,會發現有些動態範圍大的電影,高音或者低音衝頂時會有破音現象。(如「牠」、「怒火邊界」、「黑鷹計畫」等)
 
至於DTS音軌,大約26%~30%就非常非常大聲了,尤其HDMA的格式動態範圍更大,超過這個音量低音衝頂時也會爆音。給各位參考。(如「宿怨」、「毀滅大行動」、「烈火悍將」等)
 
需要有無線後環繞的聲霸嗎?(2019-09-14新增)
 
由於個人在書房也有一套微型5.1系統(DE006+多媒體喇叭3組),可以略為分享一下5.1或者7.1的聆聽心得:
 
5.1系統可以讓觀眾提昇沈浸感,以及前後運動的方位感。人物說話的位置會比平常立體聲道縱深一些,而物件的聲音在後方會有小小的回音殘響,所以感覺會像自己在舞台中心。人物或者物體的運動的確會由前往後,不再是出現在雙耳附近而已。
 
5.1系統由於負責的單體多,可以忠實依照錄音團隊的設定分工發出動態聲效,有些聲音細節就可以清楚表達。單體少的聲霸系統在細節上表現就會比較差些,不容易分辨。
 
但是:
 
5.1系統的後方音效在電影中出現場合較少,而所營造的沈浸感大部分聲霸的前場環繞都能逼近。實際上大家在大戲院看電影時,應該也會發現沈浸感比後方聲音更常體驗到,不是嗎?再加上單體多的聲霸也能補強聲音細節的表現!個人認為,以劇院效果來講,前半場與重低音的重要性佔電影效果的80%,後半場(回音與運動方位)只到20%。這也是為何2.1聲道或者聲霸結合虛擬環繞技術可以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吧?(所謂前半場的定義是包括相位模擬後方聲道的效果,雖然不明顯,但增加沈浸感上很足夠了)
 
對於預算有限的朋友們來講,只買單件式聲霸(含獨立重低音)並不會因此減少太多劇院的體驗。如果硬著頭皮加購無線後環繞,回到家一體驗才發現整個沈浸感並沒有因此加大太多,而後方運動的場合又少出現,那時候還是會有些許遺憾的。
 
當然,對於早就聽膩前半場效果,又有足夠預算的朋友們,加購後環繞,甚至升級到實體劇院等級的系統個人也是很贊同的。讓自己感覺沉浸在電影的舞台中那種感動,無價啊!
 
一切都是以自己的需求跟預算來做考量,知道以上因素後再下手,就不會有遺憾了。
 
以上,也歡迎各位有在玩Z9F/X8500/X9000F的朋友們分享其他好玩的心得囉。
 
=音場相關測試持續更新=
 
2019-08-12 這次用Windows 10 APP+XROUND XPUMP PREMIUM(XPM)+T20 II書架喇叭來跟CCU+X9000F(ARC)來比較雙方的3D音場。
 
這兩組都是走球體運算:XPM以USB數位訊號輸入來轉換成球體音場,X9000F是直接吃杜比5.1訊號使用VSE上混而成,個人使用網飛的這兩部片:
 
1.蜘蛛人-新宇宙:後期梅嬸家裡的大混戰,1:19:00左右,畫面區分為五格,中心是梅嬸,左右上下各是蜘蛛人在格擋攻擊,XPM聽得出左右環繞的擊碎聲,但X9000F能分辨出左上跟左下等的聲響。書架喇叭在XPM開第一段後重低音就會稍微蓋過前置聲響,X9000F做得還滿平衡。
 
VSE在電視到沙發周圍的球體空間可以營造出垂直面的方向性,看起來不假,但XPM就真的比較平面,左右前後效果不錯,但是球體的範圍就比較小,大約就書架到雙耳之間。
 
2.蜘蛛人返校日:初期蜘蛛人被遙控的鋼鐵人所救那段,38:18秒左右,史塔克開完教訓鋼鐵人向上飛走。這邊XPM的球體並沒有模擬出向上飛的距離感,聽得出噴射音效在面前,噴射殘響在兩耳旁邊,跟HTL1190B有點像;而X9000F可以拉高噴射音,並且讓殘響也在頭頂上方淡出,VSE的確盡到她的責任,只是上方的距離沒太高,但因為形成球體空間的感覺,跟XPM比較就顯示出差距。
 
如果把X9000F擺回電視櫃上,那麼VSE的球體空間大約就是電視平面的高度再加個一點距離,這樣的泡泡大小了(高度小但左右寬的音場)。
 
而XPM在書架喇叭中展示出的球體就大約頭頂附近,左右寬度約在書架喇叭之間的距離。平面環繞沒有X9000F那麼寬,但左右方位很清楚。
 
2019-08-29 書房加上JS-DE006解碼器,形成杜比5.1與客廳X9000F的5.1環繞相比較:
 
電腦用光纖與DE006相連,使用兩組主動式喇叭一隻飛利浦聲霸(HTL1190B)分別擔任前中後置喇叭(其中一組是主動是2.1多媒體喇叭充當中置與重低音)。媒體統一用網飛的「返校日」片段播放。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DE006的背面,此為網路圖片,下方兩張都是實際環境照片。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結果:「返校日」中鋼鐵人飛走時,X9000F是往左上衝後多出一圈環繞的噴射音效(到面前結束),而「DE006」形成的音場是鋼鐵人左上往後飛,噴射音從後面慢慢淡去。是否很明確的左上並不能確定,畢竟有心裡聲學的問題,但往後噴射的發音就很清楚是後環繞的功效,可以明確知道完整的7.1或者5.1音場與聲霸前半音場的差異。
 
而影集「荒唐分局」的開場音樂,DE006由於連接的單體多,樂器的細節就非常明顯豐富,在高音喇叭之外夾雜的小喇叭聲樂就很清楚,讓人對該劇的「荒唐風格」可以產生共鳴;但在X9000F的2.1聲道下,小喇叭搞怪聲就小聲很多,幾乎是藏在主要樂器之後,不注意根本聽不出來!
 
後來又從DE006切換到XROUND的環繞演算(兩聲道),開到第一段,2.0聲道的表現與X9000F一樣,搞怪的小喇叭演奏也是藏在主旋律後面,變得很難聽出。可見的用2.1聲道來演算5.1/7.1的音源,次要的背景音跟環繞音都會被「縮小」,以主聲道優先放大來運算?
 
另外,紀錄一下HT X9000的分頻點資訊:聲霸本體是200HZ~20KHZ,大約150Hz分頻點附近掉了比200HZ以上平均值9db之多,而重低音箱則是41HZ~130HZ,反射口的工作音頻落在45~71HZ,紙盆單體附近是51~130HZ,基本上中低音的銜接還算不錯。Z9F好像低音的下降可以到31.5HZ,似乎比X9000F提供更好一點的下沉感。另外Z9F擁有中置聲道,單體比較多,可能在展現多聲道的聲效上可以讓更多細節更清楚被聽見~(分頻點參考網址
 
至於DE006與X9000的重低音就不用比了,畢竟是CRETIVE A320的5"重低音,只能說是嗡嗡嗡對上沉穩廣大的轟轟轟,單體跟音箱設計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2019-08-31 將多媒體喇叭T20II搬到客廳充當書架喇叭與X9000F並列。設定上使用XROUND XPUMP PREMIUN(XPM)連結,跟X9000F的S-MASTER來相比環繞效果。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如上圖,XROUND開到第二段劇院加強。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使用網飛「變形金剛5」作為比較基準。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T20II與電視比例,另外播放「大黃蜂」比較聲效的定位。
 
結果:
 
1.T20II的低音範圍作用在喇叭附近,雖然是50~20K的範圍,但終究受限於箱體設計,無法像X9000F的重低音箱發出包圍感更強的震撼質感。T20II的低音飽滿,但無法擴散,人聲的餘音都會有低音跟著響應,但X9000F就很清楚,人聲就是不會夾帶這種殘響,減少人聲被影響而聽不清楚的問題。
 
2.T20II的音場稍微狹長一些,但聲音細節就比較糊了一些,大黃蜂在組合時的金屬碰撞聲明顯比X9000F的表現還要悶,這也可能是XPM只能透過類比輸入來轉換的關係,聲音的定位沒有S-FORCE PRO來得廣。
 
由此可見為什麼KEF LSX書架喇叭搭配電視光纖後,官方還是建議添購一顆專用重低音來機強劇院感受,就知道還是需要重低音的擴散能力。
 
2019-09-04 無意間發現播放設備的音質差距:
吃飯時切換到PS4看網飛,想要看看「荒唐分局」的配樂效果。沒想到PS4版本的配樂細節豐富,雖不至於像書房的5.1系統躍然紙上,但那合音的樂器聲比CCU(ULTRA)還要清晰啊!
 
或許CCU為了支援4K HDR硬是把EAC-3的失真率增加了.....所以當時聽到的副曲幾乎聽不清楚,另外,我也發現CCU的YT播放的影片一律都是PCM2.0,這點PS4的YT又勝了,可以支援5.1(PCM)。
 
目前音源品質排名是:PC(光纖輸出)+DE006+5.1聲道>PS4 SLIM>CCU(ULTRA)
 
難怪用HTX9000F看網飛時,CCU的輸出聽起來總是有點扁的中高音。
 
2019-09-11 晚飯前的AC3/DTS 5.1音場切換比較結果:
很快又要中秋了,晚飯前想趁空檔測試一下音場的差異,就挑了傳統DVD--搶救雷恩大兵紀念版。在分別聽過杜比跟DTS5.1的效果後(紀念版同時收錄兩種音軌),的確DTS的臨場感跟聲音細節、人聲都非常響亮清晰,不愧是當年的DVD首選。杜比的部份人聲、環境聲跟眾低音都比較薄,果然壓縮率造成的差異明顯。

[盲狙先生傳3]SONY HT-X9000F擴展音場試玩心得(2020-03-31紀錄更新:VSE實測聽感印證)
(本圖取自網路,懶得拍照,因為他拍得比較好)
 
那麼,AUTO SOUND跟CINEMA有沒有差異呢,切下去之後,杜比跟DTS聽起來效果是一樣的,並沒有改變。
 
好,有趣的來了,把VSE關掉後,杜比部份的清晰度居然提高了一個層次,感覺AC-3傳統格式並不適合VSE加持,一加上去反而各種聲音細節都糊掉了,音場的廣度也變差了!!
 
那麼,DTS呢?效果剛好相反,關掉VSE後人聲與重低音明顯降低一個檔次,變薄了!!看了一下DISPLAY,顯示的是DTS AUDIO 5.1 SFORCE RPO。加上VSE時是用VSE NUERAL(X),感覺杜比與DTS這兩家的垂直模擬下的功夫不大一樣。
 
所以,看全景聲藍光時,直接切AUTO SOUND,VSE則是自動開啟,效果最好。可能就是因為CINEMA模式會影響VSE的運算方式吧?用AUTO反而可以讓聲霸自行抓到全景聲的正確處理方式。
 
看AC3的5.1記得不用硬切VSE,因為可能適得其反。但DTS5.1卻很適合用VSE加強環境與重低音迫力。按AUTO其實沒有什麼差異。
 
但是看EAC3的片源,如網飛5.1,CINEMA加上VSE可以讓聲音表現更渾厚,環繞感也加強。
 
DTSX跟DTS HDMA開CINEMA或者AUTO聽不出差異,但加掛VSE還是會增加聲音跟重低音的渾厚感。
 
總之看片時注意片子的格式新舊,採取不同的音場加成,的確很有不同的效果。
 
PS:
VSE在處裡杜比音源時是採用DOLBY SURROUND的垂直模擬,由於該演算並沒有開源,所以切換到PCM+VSE時,可以看到用的是NUERAL(X),DTSX的虛擬技術基本上是開源的,可能因為如此,PCM的升頻是用NUERAL(X)吧?
 
2019-09-22 全景聲測試碟 憤怒道vs全景聲藍光憤怒道
 
假日時把剛入手的憤怒道藍光拿來看,一開場入耳的妻女呢喃之聲非常清楚、籠罩全場,讓我驚訝於之前測試片收錄的憤怒道片段根本沒聽到這些回音啊!!(如YT上展示的,你只能聽到蜥蜴爬跟旁白OS,但妻女的呢喃是非常非常小聲幾乎沒有,測試片也是如此!)
 

 
憤怒道的藍光雖然沒有收錄DTS HD 7.1,但就ATMOS表現來說是非常稱職的,動態範圍語人聲調得非常好,TRUEHD無損格式聽來各種環繞效果相當令人滿意。
 
不過,這部片大型動作場景交錯的聲效之多,讓HTX9000F好像也超過負荷了。ATMOS移動聲效超過聲霸負荷會怎樣呢?就是整個風暴內的人聲、爆炸聲、碰撞聲都感覺拉回了前方的平面,會覺得原本廣闊的音場似乎扁平了,等到風暴結束,又恢復那個廣闊的感覺XD
 
開心的是這部片值得收藏(4K UHD更好),可以發揮新世代4K電視與全景聲音響的能力,買CP值太高的聲霸就得忍耐點了XD,2.1聲道單體也實在太少,這也是我建議大家預算足夠的話買多點單體的5.1聲霸(連後環也加上去),你會發現更多聲音細節,更多驚喜啊。ww
 
這是目前為止除了怒火邊界TRUEHD 96KHZ版本(秘密通道駁火)之外,可以把HTX9000F的音場操成稍微扁平的藍光片了。
 
2019-09-28 剛好網飛上架了「末日Z戰」,這部片只有當年在電影院看過一次,對於開場的病毒爆發片段印象深刻,就順便用書房5.1跟客廳聲霸開VSE來體驗看看......
 
首先5.1聲道的音場聽起來相當完美,混亂時的人群尖叫聲、汽車警報聲真是此起彼落(前後方都有),直昇機從後方飛到前方(但真的就是平面感,沒有拉出高度),警察在前方警告回到車內,主角後方就發生大爆炸,聲音方位感很好,臨場感非常棒。
 
來到客廳試聽X9000F,打開PS4網飛體驗,混亂時的人聲、尖叫聲、汽車警報器、遠方直昇機的引擎聲都拉到前半面,只有回到比較單純的場景時,後方聲音比較能模擬出來,可見的當場景大混亂時,後環繞的模擬應該就沒有了(很懷疑是取消了,左右方向OK,但是雙耳稍後的模擬感受不到)但是空間感還是有的,就是後方模擬關掉的感覺XD
 
這時候開啟VSE,可以感覺到音場拉高之後人聲變薄,必須加開音量3個DB,但大爆炸跟直昇機的引擎聲明顯就有高度壟罩的感覺,這點跟DTS HD的NUERAL:X演算有點不同,人聲跟重低音都同步被加強。這部片就算沒開VSE,環繞感也是很夠了。
 
最後把片源的音訊切為立體聲(原始),原本不清楚的細節都出現了(遠方直昇機飛行、警用機車撞斷後照鏡的聲音),立體聲開平面環繞其實效果滿不錯,不用算五個聲道疊加果然主聲道細節就出來了
 
結論:基本上這款2.1CH聲霸在處理多聲道的大場景還是受限單體數量(兩個全音域),DSP設計上也會避開大量音波疊算的負荷,減少對後聲道的模擬,音效大多集中回主聲道上,只有單純的場景比較能開後聲道模擬,如28天毀滅倒數,開場的10分鐘就很明顯能感受後聲道的表現(模擬到雙耳側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盲狙先生 的頭像
    盲狙先生

    盲狙先生傳

    盲狙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