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從有線耳機一路玩到真無線藍牙耳機,當中不斷推動自己敗家的還是對新技術好奇的那股熱情。中高階的有線耳機聲音漂亮,但扯到線的問題造成不便,於是換成無線耳機。
而當藍牙標準大行其道,漸漸的因為藍牙連線的便利轉到藍牙耳機,至今入耳式真無線成為個人的標準配備,真無線耳機隨著藍牙4.0到目前的5.3版,愈做續航力愈高,支援的編碼協定也愈來愈多元,SBC/AAC已經成為基本配備,而LDAC/AptX Adaptive愈來愈有取而代之的趨勢,但個人對真無線的需求也是愈來愈多。
比如說真無線帶到飛機上想要看機上電影怎辦?只有藍牙耳罩式可以用轉換接頭連類比音訊,但真無線入耳式就GG了。又或者上健身房,想要連跑步機的音訊接口,真無線也沒辦法。另外耳機的衛生管理也是個問題,物理性的清潔算是基本功,但是耳機放回收納盒後封閉空間內滋生的細菌如何處理?
就在個人忙於工作的時刻,LG在2022年9月推出了TONE Free系列的真無線耳機,當時還沒注意到其中的「T90Q」耳機已經具備個人上述需求的解決方案,一直到今年初受邀參與LGxMobile01主辦的招募體驗活動,才有緣得以體驗這款號稱可UV殺菌、支援杜比全景聲頭像追蹤的真無線耳機。🥰

事實上,筆者在體驗過「LG evo C2」OLED TV之後,已經對LG本身對技術專業性的追求印象深刻,evo C2的官網展現出來鉅細靡遺的產品介紹內容,不僅對個人撰寫體驗文時的幫助很大,也讓個人理解LG產品與競爭對手之間如何以技術內涵拉出價格差距。
自然地,這次受邀體驗為期將近一個月的「TONE Free T90Q」也讓個人更加確信LG在技術與行銷專業上的經營風格--每一個系列產品都是以完整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的精神來製作,難怪就算是真無線耳機,官網的資訊也是紮實到「滿出來」。🥰
為了讓大家能快速吸收這次體驗的內容,本文將從「初步體驗」來分享「T90Q」的零設定啟用心得,以及每項重點功能的表現,接著再回到「開箱與工藝」一節來探討當時收到「T90Q」後的開箱過程,以及產品本身的工藝特點。接著在「深入體驗」中對「T90Q」特色功能做細部探討。最後在「結語」中為此次產品體驗做個總結,也歡迎大家分享使用心得,在樓下互相交流喔!
▎本文導引
初步體驗 |
| ::UVnano紫外線殺菌 |
| ::配戴感 |
| ::操控性 |
| ::杜比全景聲 |
| ::主動降噪 |
| ::環境音模式 |
| ::藍牙發射器模式 |
| ::續航力 |
開箱與工藝 |
深入體驗 |
| ::MERIDIAN/HSP |
| ::使用者EQ設定 |
| ::悄悄話 |
| ::舒適聆聽 |
| ::多點連線與多重配對 |
| ::無線充電 |
| ::Qualcomm SnapDragon Sound™ |
| ::精緻的官網內容 |
結語 |
█ 初步體驗
照例公佈本次體驗的相關設備:
| TWS:LG TONE free T90Q |










(今天的人道走廊是烏克蘭軍人多次擊退俄軍的攻擊後得來的,真的不容易!)






































































































































